标  题: 关于印发《工业街道组建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50621MB1688871X/2021-3103865 发文字号: 达工街发〔2021〕6号 成文日期: 2021-02-24
发文机关: 工业街道办事处 信息分类: 其他;其他 公开日期: 2021-02-24
概  述: 各社区:   现将《工业街道组建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达拉特旗工业...

关于印发《工业街道组建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工业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1-02-24 00:00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各社区:

现将《工业街道组建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达拉特旗工业街道办事处

2021年2月24日

 

 

工业街道组建街道社区矛盾纠纷

多元化解中心实施方案

 

根据《达拉特旗关于组建旗街道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完善新时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精神,结合街道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防范化解社会治理中的重大风险为着力点,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落脚点,整合资源力量,健全协调联动的多元化解机制,构建街道、社区纵向贯通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和系统内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二、组织领导

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韩君明(党工委书记)

副组长:  亚(办事处主任)

吕胜英(党工委副书记)

高升照(纪工委书记)

吕亚东(党工委组织委员)

杨毅敏(办事处副主任)

崔纪梅(办事处副主任)

张小丽(办事处副主任)

 :     (石化社区书记)

   (召北社区书记)

    (兴盛园社区书记)

王春燕  (北大社区书记)

    (党常务副主任)

郝建军  (党常务副主任)

    (城镇办常务副主任)

刘红霞  (社会事务办常务副主任)

    (平安建设办常务副主任)

赵永峰  (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赵丽霞  (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

   (司法所所长)

    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

尚建国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所所长)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平安建设办,主任由党工委副书记吕胜英担任,工作人员高慧、张芝梅、陈丽平。

  各社区相应成立由社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社区调委会成员、“两委干部”、社区民警等。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1. 职能职责。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和调解员的作用,及时发现辖区矛盾纠纷,并组织相关人员及时化解。本着化早、化小的原则,避免小纠纷激化成大矛盾,确保“小事不出社区”,9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全面助推基层依法治理、源头治理。

2. 运行机制。网格员排查发现或信息化平台受理的矛盾纠纷都要登记造册。简单的矛盾纠纷,网格员或矛盾调处中心要及时调解处理。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应通知司法所、派出所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与共同进行调解。经人民调解程序达成调解协议后,需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司法确认的,申司法确认。处理未果的,上报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一步调解,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调处情况和结果都要及时告知当事人,实行闭环管理。经过3次调解仍未解决的上报街道矛盾纷多元化解中心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3.工作要求。社区要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选人用人等相关配套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及时化解矛盾,确保9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

(二)建立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街道在综治中心窗口或功能室挂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由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调委会、平安建设办公室、派出所、司法所、派驻单位等工作力量,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充分发挥现有调委会的基础上,吸纳调解能手、“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参与调解。

1.职能职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前移,组织开展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

2.运行机制。按照窗口受理、集中联调等工作制度,通过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工作流程,集中高效开展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经人民调解程序达成调解协议后,需申请人民法院司法确认的可申请司法确认。经3次处理未果的,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或以书面形式上报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一步调解,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处理情况、结果要及时告知、回复当事人,实行闭环管理。确保90%以上的本级受理和社区上交的矛盾纠纷在1个月内处理。

(1) 受理。工作日安排专人做好接待受理工作,接待受理上级交办、当事人申请、下级报送或相关部门委托调解的矛盾纠纷事项,并登记在册,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当场不能答复的,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程序处理。

(2)调处。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根据矛盾纠纷内容、性质、类别,及时组织调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人员及相关办所召开联调工作会议,集中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处理情况、结果由中心按规定时限告知当事人。

(3)提交。调解成功可直接答复的,及时答复当事人;不能直接答复需提交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办理结果由中心告知、答复当事人。经3次调解不成功的,按照当事人意愿,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或以书面形式提交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一步调处,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四、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

1.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把集中排查调处和经常性调处结合起来,并形成具体工作制度。街道、社区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集中解决纠纷,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责任落到实处。

2.建立矛盾纠纷“三三”调解工作制度。社区受理的矛盾纠纷,经过3次以上调解仍未处理,经研判需上报街道的及时上报。街道对社区上报和本级受理的矛盾纠纷经过3次以上调解仍未处理的,经研判需上报旗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按要求上报。

3.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部门联动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旗直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具体负责解决涉及本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分级分类管理、协调联动处置。

4.建立矛盾纠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档案并加强管理,做好当事人个人诉求、处理措施、处结意见登记,做好相关文书、当事人签字和现场照片等音像资料的留存归档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有据可查、有证可举。

五、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街道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社区成立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与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好职能作用,落实好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各项工作。

(二)强化宣传动员。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宣传普及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形成“信法不信访”的正确认识,以合理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三)强化队伍建设。统筹协调好司法所、派出所、派驻单位等工作力量,全面强化矛盾调处中心运行。选好配强基层调解人员,经常开展业务培训,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提供强大人员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