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白泥井 | “五抓五提升”全面落实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任务
白泥井镇坚定坚决把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通过“五抓五提升”工作举措,在全领域、全方面落实各项任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白泥井群众心田,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白泥井大地。
抓组织领导·提升工作效能
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考核、年底有总结、日常有记录。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按季度下发任务清单2次,开展专项督查检查2轮次。第一时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村社区设置专职联络员一名,全部明确任务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吸纳退休干部、乡贤人才、优秀党员等人员力量,组建村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9个,推动形成党组织牵头领导、促进会发挥作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抓氛围营造·提升创建热情
充分利用白泥井人民广场LED电子大屏循环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视频、宣传海报200余次,宣传展示点10余个,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条幅50余条;利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放宣传单500余份,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家喻户晓”,入脑入心。

△在海留树村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
抓阵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触角”延伸到各村(社区)的每个角落,按照“八有”标准,白泥井镇依托原有党群服务中心、统战之家等阵地,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所1处、教育站8处,为镇域内各族群众提供宣传教育、交流座谈、协商议事、服务保障等活动场所,不断织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一张网”。推进山海民俗馆“走西口·民族大融合”专题陈列布展,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典型陈列物品,切实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故事展示出来、传播出去。

△隆盛城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站
抓宣传宣讲·提升思想认识
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工程,积极吸纳讲解能人、乡贤人才、志愿者、退役军人等人员力量,成立“石榴籽”宣讲小分队9支,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宣讲活动20余场次。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10余次,邀请旗委党校老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活动2次,联合旗乌兰牧骑开展“石榴籽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演出2次,用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对面、心贴心地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送到村社,送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深入人心。

△旗乌兰牧骑开展“石榴籽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演出
抓服务群众·提升发展动能
结合“干群结亲连心户户行”行动和“二五镇村集中工作日”,广泛发动统战联络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多元力量,组建暖心小分队9支,上门入户摸排镇域内各族群众需求,送需上门,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个,有效发挥了“小网格、大统战”的工作力量。大力组织“爱洒金秋·情暖井镇”、微心愿等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参与帮扶农村“一老一小一弱”,营造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利用公益活动筹集的善款,帮助了80余户困难家庭和学生。
△统战联络员为镇区居民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