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责任网” 构建纠纷“缓冲带”
调解物业纠纷,就要找对病灶对症下药。达拉特旗在物业纠纷的“防”字上做实了文章,从源头上降低了物业纠纷的发生率。通过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组织体系,以党组织为纽带有机联结各类治理主体,推进红色物业建设,6家物业服务企业成立了党组织,3家物业企业积极创建党建品牌,形成了行业内党建引领业务相融合共提升的新格局。
“自从小区有了红色物业,我们业主感觉特别舒心,遇到问题不用到处反映,小区的业委会、物业、党员志愿者会主动上门征求意见,并协商解决。”达拉特旗西园街道国税小区的业主王轶群说道。
在打造红色物业的同时,达拉特旗聚焦基础设施破损维修难、老旧小区无人管等突出问题,组织城管、城建等部门进驻小区开展专项治理,通过盯处理过程、盯办结时限、盯解决成效“三盯”工作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按照“以大托小”“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兜底”管理模式,协调大物业服务企业托管老旧小区、社区集体经济公司兜底矛盾多老旧小区,全面推行物业服务专业化。
“红管家志愿服务队”上门送关爱。
成立帮代办楼道“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将磨刀、理发、义诊、放映电影等便民服务前置到“家门口”,从细微处彰显小区管理“温度”。科学制定积分管理制度、奖励兑换制度,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
物业矛盾纠纷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不能仅靠一方“单打独斗”,需要多方“协同作战”,从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达拉特旗通过五部门(街道、社区、业主大会、物业协会、旗住房保障综合服务中心)联合赋分的方式强化监管,倒逼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集业主自治、物业行政管理、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司法裁决于一体的物业管理和纠纷化解新模式,建立了评分监督、分层递进的多元解纷体系,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物业服务秩序也显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
“后续我们将常态化开展物业考评工作,切实把考核评比打造成为发现问题的窗口、分析问题的推手、解决问题的抓手,帮助后进企业找差距,推着先进企业再前进,全力改变小区环境面貌,着力解决小区业主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业主满意度。”达拉特旗委政法委副书记靳苗说。
达拉特旗物业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推进会召开。
该模式实行以来,物业协会入会率大幅增长,达到80%以上,截至8月初,已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专业化质效考评全覆盖,对53家物业公司及业委会进行了表彰,13家物业企业退出小区。
畅通“三要素” 助力解纷“加速度”
在达拉特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抬眼便能看见墙上挂着许多由群众送来的锦旗,中心特聘旗物业协会会长马振荣担任调解员,让“马振荣调解工作室”这个群众“信得过、叫得响”的调解品牌发挥专业能力强、知名度高、热心调解的优势,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旗物业协会参与调解物业矛盾纠纷。
“物业纠纷虽然都是芝麻小事,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站在群众与物业之间,我们就是要搭好桥梁、厘清对错、找准平衡、促进信任。”马振荣说。
为加强物业纠纷案件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达拉特旗通过“诉前调解、要素审判、小额速裁”三步走的模式,促使物业案件办理提质增速。在诉讼服务中心建立物业纠纷调解中心,入驻3名特约调解员,发挥调解组织的诉前调解作用,推动物业矛盾源头治理和化解。经考核合格的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在物业服务管理方面发生纠纷时,先后由街道社区、旗物业纠纷调委会组织协调,经调解不成的,及时转入速裁团队审判。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释法明理,促成当事人判后自觉履行生效裁判文书义务。这种集约快速的物业案件办理模式,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切实提升了各方主体的司法获得感。2023年以来,累计调解成功物业纠纷1131件,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满意度和支付物业服务费的主动性不断提高。
物业矛盾纠纷治理是达拉特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考卷”,达拉特旗因地制宜、凝聚合力,探索出一条分层递进、多方参与的解纷路径,形成集业主自治、物业行政管理、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司法裁决于一体的物业管理和纠纷化解新模式,绘就了一幅物业矛盾纠纷化解新“枫”景。
上一篇: 国家下达1.583亿!支持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