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 蒙古文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导航

边巡边改,让群众急难愁盼不再愁

来源:达拉特旗 发布时间:2024-05-10 08:54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非常感谢巡察组的同志们,帮助我们村解决了50多年来的土地遗留问题,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日翻身村村党总支书记杨波有感而发。

  2024年3月27日,旗委授权中和西镇党委巡察组对中和西镇宝日呼舒村、南伙房村、翻身村、红海村开展巡察工作,巡察其间,镇党委发挥“自身在一线”了解民生实情的优势,快速精准发现问题、解决深层次矛盾。

  巡察组在走访中了解到翻身村与乌兰计村从1976年分村开始,多年来一直因土地界线不清,产生集体土地矛盾纠纷问题,曾多次发生抢栽抢种、铲除青苗等纠纷事件,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此前两村经过多次协调,因种种原因始终未得到妥善解决。巡察组通过“谈话+调研”的方式走访党员群众,了解了纠纷产生的来龙去脉及群众的基本诉求并及时召开组务会进行分析研判。巡察组根据授权巡村的实际把发现问题的整改成果作为决定巡察成效的关键,镇党委及时成立巡察整改工作小组,形成“苏木镇党委负总责、党委书记负首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和村级党组织书记负主责”的整改责任体系,坚持在巡察过程中精准分类、边巡边移、边巡边改,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监督效果。

  巡察组按照立即办、推动办、盯紧办、联动办、持续办等“五色整改”方式,将两村地界纠纷问题归类为盯紧办整改内容,向镇党委、翻身村党总支进行及时反馈,督促镇党委和村“两委”立即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有章有法促进基层矛盾化解。经巡察组联合镇党委和村委开展多次协商,于4月29日,争议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变为了巡察整改“成果清单”,工作成效在群众中形成良好反响,受到群众的大力拥护。

中和西镇党委巡察组牢固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到巡察工作始终,坚持采取每周例会“催着改”、及时提醒“盯着改”、交账销号“数着改”等措施,形成监督合力,加快整改进度,达到监督实效。宝日呼舒村以巡察整改为契机打造种养殖农畜产品深加工工厂,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南伙房村兰塘圪旦社整合2500亩土地,实行“一领一社一监督”合作经营模式解决滩区整体搬迁后土地利用率不高、村监督委员会管理不明显的问题,中和西镇计划投资700万元选址自来水厂,全面提升沿河5村饮用水水质,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争取上级资金3000万元对毛不拉孔兑入黄口乌兰计险工段进行加固,全力守护水安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桩桩、一件件,反映出授权巡察组脚踏实地为民解忧的务实情怀。自治区党委第八巡视组巡视我旗期间,中和西镇向巡视组反映问题为零,接诉即办也呈下降趋势,一大批群众所思、所盼、所急的焦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的目标,截至目前巡察共发现问题117个,反馈镇党委问题63个、村党组织问题52个,需进一步核实问题2个。包括立即办43个(立行立改4个)已解决26个;联动办12个,正在联动旗直部门解决;推动办23个,已解决9个;持续办12个,已解决6个;盯紧办27个,已解决17个,共计解决58个问题。实现了“信访问题少了、反映问题少了,解决问题多了”的良好发展态势。

  “巡察是党的“利剑”和“前哨”,授权巡村既要体现“政治巡察”的本质属性,也要起到“政治提醒”的吹哨作用,要实现巡村优镇,共筑和谐的目标,巡的是实情、暖的是民心、强的是堡垒、优的是服务。通过巡察有力解决群众困难诉求,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使群众能时刻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进而更广泛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中和西镇党委书记段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