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索 引 号: 11150621MB1688871X/2022-3174487 发文字号: 达政办发〔2022〕 号 成文日期: 2022-03-13
发文机关: 政府办 信息分类: 科技、教育;规划计划 公开日期: 2022-03-17
概  述:   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各部门,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各直属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数字达拉特...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3-17 00:00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各部门,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各直属单位,各企事业单位: 

  《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内容已经旗人民政府2022年第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规划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13日    

  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速数字化发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打造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鄂尔多斯市将数字鄂尔多斯建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着力打造全区数据要素高效流通示范区、西北地区数字社会建设样板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引领区和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城。 

  全面推进达拉特旗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达拉特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战略部署的必然选择,对构建达拉特旗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本规划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数字化发展和《数字鄂尔多斯发展规划(2019-2025)》《达拉特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部署,立足达拉特旗实际编制形成。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成立“全旗推进数字城市和大数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达拉特旗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制度,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水平,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为建设数字达拉特奠定了坚实基础。 

  1.数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施“宽带下乡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及通信基站建设、光纤升级改造等项目,基本实现数字通信基础设施全覆盖。9个苏木镇、132个行政村实现固定宽带全覆盖。新建72个并升级改造35个行政村有线宽带。新建光纤入户网,并升级原有电缆网为光纤入户网,全旗132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4G基站数量1266个,覆盖率100%。新建5G基站189个,城区覆盖率80%。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单位158家,出口带宽500M,全旗电子政务外网基本实现应接尽接。全旗共建成1.8万路视频监控,实现城区重点区域全覆盖。 

  2.数字化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建成智慧党建、干部DNS信息系统、达拉特红、96118民生服务热线、视频会议、干部考评六大系统,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建成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平台,将辖区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部纳入网格之中,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新局面。建成达拉特旗智慧城市联动指挥中心及全旗安全生产监管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全旗安全和生产情况监控体系更加完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公共卫生信息平台、智能应急管理平台、黄河堤坝监控系统等系统应用不断深化,政府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数字化惠民服务提质增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覆盖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1508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网上办理事项达1478项,网办率达到98%,政务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疗共同体、远程诊疗等系统建设成效显著,预约挂号、支付、查询、家庭医生等服务实现线上运行。智慧社区融合智慧医疗、全方位无感智能监控、水暖气便民自助缴费等应用,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教育、社保等领域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惠民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4.产业数字化进程步伐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达拉特旗传统产业初步融合,加快了全旗数字化转型步伐。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建设,深度整合园区管理服务业务,形成企业服务、现代物流等特色应用。采用多方合作模式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加速转变。 

(二)存在问题

  1.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完备。部分自然村4G信号弱,5G基站覆盖率较低,应用场景偏少。全旗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移动互联网普及率、WIFI覆盖率、物联网感知能力有待加强。电子政务外网传输能力、覆盖率有待提升。 

  2.数据支撑能力亟待提升。各种数据分散在各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和平台中,存在数据壁垒,未形成与自治区、市之间有效的数据汇交分发机制,政务数据共享目录编制和数据资源挂接需进一步加强,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科学决策能力亟待加强。 

  3.应用创新推广有待加强。县域治理偏于传统化、粗放化,党建管理、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便民惠民、生态环境、经济运行以及教育、医疗、社区等领域智能化、数字化的应用创新能力不足,已建成的应用系统宣传推广工作有待加强。 

  4.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尚未实现与传统产业深度整合,未形成核心驱动力,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级市场承载的数字经济体系有待构建,潜力有待释放。 

  5.数字生态体系尚不健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其生产治理、开发利用、流通交易、安全规范等相应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建设尚在起步阶段。营造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新个体经济创新有序发展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融资模式单一、运营机制僵化。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重要领域数据资源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有待加强。 

(三)面临形势

  1.我国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型、经济结构重构、生活方式变迁和治理方式变革已经成为历史大势。围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重点领域,聚焦数字技术创新、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数据要素高效配置、核心产业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环节,系统谋划推进、统筹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国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几字湾”协同发展、“两新一重”建设等国家的战略布局和各地区先行先试经验为数字达拉特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路径指引和成熟的经验模式。 

  2.“数字内蒙古”开启信息化新征程。内蒙古自治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指示批示精神,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在推动数据资源利用、发掘数据资源要素潜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构建创新体系,完善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呼包鄂乌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为数字达拉特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3.鄂尔多斯市着力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鄂尔多斯市规划先行,以数据要素高效流通、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加快构建为重点突破方向,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全面智能化、数据资源集约一体化、数字政府高效协同化、数字社会服务普惠化、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化,各类数字化系统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为数字达拉特建设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支撑和可靠的运行环境。 

  4.达拉特旗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达拉特旗地处“呼包鄂乌”四市核心地带,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人文底蕴。全旗农业、工业、旅游业、物流业等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禀赋优势与经济发展成就,为数字达拉特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底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着力构建业务协同的数字政府、高效便捷的数字社会,着力加速数据要素流通、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大智能基础设施部署力度,统筹构建符合城乡发展需求的一体化大平台、共享共用大数据、协同联动大系统,为达拉特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需求导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深度挖掘政府治理、公共服务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需求,加快推动各项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 

  2.坚持数据驱动。不断完善大数据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数据在政府治理、经济转型、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 

  3.坚持系统观念。综合考量数字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标准规范、规章制度等因素,以系统观念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数字化发展。 

  4.坚持资源共享。整合各条线上的数字化平台资源,积极参与国家、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数字化平台的推广应用,共享数据资源。 

  5.坚持协同共建。立足达拉特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在数字达拉特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建设格局。 

  6.坚持安全可控。加强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达拉特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共进。 

(三)总体架构

  数字达拉特建设坚持系统思维,把握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性,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引领,以大数据发展为支撑,实施“2315N”工程,如图1所示,即: 

  2个体系:一是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二是构建城乡感知体系。 

  3个平台:一是共享鄂尔多斯公共信息平台,二是构建数字达拉特云平台,三是自建达拉特应用平台。 

  1个中心:打造1个旗运营指挥中心。 

  5个领域:推进党务政务、城乡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生态优化5个领域数字化转型。 

  N个项目:围绕5个领域建设N个项目。    

  图1 总体架构图 

(四)发展目标

  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城乡治理效能,改善民生服务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生态监管能力,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建成全区数字化建设示范区。 

  1.数字基础支撑有力。加快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分析、绿色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到2023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企事业单位用户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1000M;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0%,在全市率先推进5G网络商用和应用示范,用户普及率达到30%。到2025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8%;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用户普及率超过60%;物联网全面部署,多功能信息杆柱成为数字达拉特重要智能设施,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在鄂尔多斯地区领先。 

  2.数据资源共享充分。到2023年,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完备;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基本健全;数据共享与更新机制全面建立;信息资源目录可共享率超过80%;数据开放制度基本完善;信息资源目录可开放率达到50%。到2025年,全旗信息资源目录可共享率达到95%;信息资源目录可开放率达到70%;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共享交换和开放利用。 

  3.数字政府治理高效。到2023年,政务系统协同效率显著提升;政府治理和监管能力极大改善;智能运行中枢初步建成;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系统上云率超过85%;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5%;公共信用服务平台覆盖90%以上的市场主体;重点污染源实现100%在线监测。到2025年,基本建成达拉特旗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平台,实现真实城市在数字空间的虚实融合;提升政务服务主动式供给、公共安全和交通出行智能预判、生态环境全要素动态监测、城市运行自动化决策等高效协同能力。 

  4.数字社会普惠繁荣。到2023年,社会公共服务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极大提升;形成广覆盖、多渠道、智能化、个性化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医疗、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成1个试点智慧社区;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超过95%;智慧课堂覆盖全旗50%以上的中小学。到2025年,基于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公共服务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基本建成城乡一体、普惠均等、触手可及的数字社会。 

  5.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到2023年,新一代数字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文旅等新业态成效显著。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加速转型。 

  6.数字生态绿色宜居。提升监测数字化水平,实现对生态环境质量全要素动态监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高新技术,对达拉特旗“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手段进行数字化改造。 

  表1数字达拉特建设主要预期指标 

序号

分类

主要指标

规划值

属性

2025

1

基础设施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98

预期性

2

城区宽带接入速率(M

1000

预期性

3

5G网络覆盖率(%

100

预期性

4

数据资源

信息资源目录可共享率(%

95

预期性

5

信息资源目录可开放率(%

70

预期性

6

数字政府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系统上云率(%

95

预期性

7

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

100

预期性

8

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率(%

100

预期性

9

数字经济

累计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数量(家)

2

预期性

10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6.09

预期性

11

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农产品零售总额

0.75

预期性

12

数字社会

社保卡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3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4

数字校园建设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5

数字生态

生态信息共享率(%

100

预期性

三、主要任务

(一)夯实数字化基础

  1.完善数字基础通讯网络。推进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为城乡管理精细化提供支撑。布局一批重大数字化基础设施,着力加强面向产业数字化的“云、网、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区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丰富无接触经济应用场景。推进5G、IPv6、边缘计算及终端设备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络建设和应用,提高数据网络传输能力和覆盖率。加快“全光网城市”建设和“宽带乡村”建设。利用现有基础网络资源,推进全旗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全旗出口带宽达到1500M,旗区到苏木镇不低于100M。 

专栏1 数字基础建设工程

“全光网城市”建设。建设高速光纤网络,实施“全光网城市”工程,继续深入推进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和场所的光纤宽带接入,推进光纤网络的全域覆盖,推动低成本、高性能无线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应用IPv6,推进已建数字基础设施IPv6升级改造。落实国家电信资费改革相关政策,鼓励公众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到2023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到2025年,企事业单位用户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1000M左右。

5G网络建设。提前开展5G站址规划及站址资源储备,将5G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同步实施。面向5G网络密集组网需求,加大公共建筑、交通道路、路灯杆、指示牌等公共设施的开放力度,推广“一杆多用”。率先在智慧旅游等领域开展5G试点应用,打造特色垂直行业全国示范。到2025年实现全覆盖,开展重点领域应用试点。

“宽带乡村”建设。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建设,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光纤到户和4G深度覆盖。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宽带扶贫力度,重点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医疗机构等公益机构的网络接入条件。

  2.构建城乡感知网络。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构架跨部门的物联网感知体系,对重要地下管线、景观景点、环卫、交通、危险源、特种设备、大气质量、水环境、土地资源、园林资源、沙漠化覆盖资源等广泛部署自动感知终端,一次采集、多方共享。 

(二)建设数字化平台

  1.共享公共信息平台。依托市统筹建设的“鄂尔多斯公共信息平台”,承载全旗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与统一开放。明确跨部门数据采集、共享校核机制,梳理各级各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数据资源,做到即时汇聚,提升政府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共享应用。通过对大数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利用智能分析模型及数据挖掘等技术,构建数字城市综合研判指标体系,为全旗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构建数字云平台。依托“云上鄂尔多斯”平台构建数字达拉特云,形成达拉特旗政务云服务体系,实现政务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的按需分配和统筹共建,为各级各部门提供云资源服务,支撑部门已有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新建业务系统(非涉密)的快速开发和部署。 

  3.自建应用平台。依托鄂尔多斯市建设推广的大数据资源池,建设公共服务、城乡建设、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维稳、旅游、水利、畜牧等领域专题数据库和应用平台,提高数字达拉特核心支撑能力。 

  4.打造运营指挥中心。打造旗运营指挥中心,通过事件驱动方式对各类事项集成化、协同化、闭环化、流程化处置,可视化呈现达拉特旗城乡管理要素、对象、过程、结果。为城乡精细化管理和安全发展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专栏2 旗运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

旗运营指挥中心。整合城乡基础数据、物联网数据、人员和车辆数据等数据资源,全方位感知城乡运行体征和态势,形成“街路格连接、高中低覆盖”的动态感知体系,多维度采集和研判城乡治理问题,通过旗运营指挥中心(IOC),监控城乡运营数据,展示城乡仪表盘,为城乡精细化管理和安全发展提供数据决策支撑。

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平台。综合应用GISBIMCIM等技术,探索构建重点管控区域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平台,部分实现真实城市在数字空间的虚实融合,提升空天地一体化泛在感知与实时监测能力、虚实结合双向映射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能力、全空间全生命周期模拟仿真与预测能力、综合态势研判与智慧决策能力、运行自动化决策协同能力。实时监管掌握城乡运行情况,可视化、图形化的展现功能,更直观、便捷地了解宏观城乡运行情况,提前规避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高管理决策效率。

感知联调平台。在突发事件或专项调度场景下,可实现包括视频信号、应急预案等相关数据多部门的即时推送和调阅,实现跨部门在统一指挥调度下的实时感知,形成信息数据闭环。管理者对各个区域的处置力量进行统一部署、指挥指令下达、不同层级人员的指令交互,事件处置信息能及时更新,方便管理者实时监控事态进展。依托先进通信技术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统一接报、综合决策、统一指挥,为应急事件处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党务政务数字化

  1.党建工作智慧化。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为圆满完成各项数字化目标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共建共享鄂尔多斯市智慧党建平台,加强数据整合融合、互联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运用,推进党建工作全领域数字化建设为数字党建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的智慧化管理、智慧化应用、智慧化服务和智慧化决策。 

专栏3 智慧党建建设工程

智慧党建平台。共建共享鄂尔多斯市的智慧党建平台,运用云、网、端等新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集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政法综治、统一战线“五位一体”的大党建综合业务平台,支持各系统接入,推动各部门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

“党建+网格”数字化。基于“党建+网格”治理模式,积极打造信息汇聚中心、流转处理中心、民生服务中心、事件调度中心。建成网格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在小区、片区上,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以全域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将服务下沉到网格、下沉到群众身边,对群众反映和咨询的问题以及突发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

l 信息汇聚中心。社会治理业务数据的全维汇聚,实现社会治理相关专题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大数据的汇聚、建模、分析、展示与运用。包括整合群众的诉求渠道,变“多口受理”为“一口受理”,坚持群众诉求100%回访。

l 流转处理中心。在社会治理“3+X网格化”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多网融合(综治、环保、医疗、安监等),社会治理事件的实时上报、智能分配、事件处理、督查督办等。

l 生服务中心。借助移动APP、微信公众号(如达拉特红等)让党建引领的社会治理深入基层、服务百姓,打造社会治理基层服务圈,让服务和治理延伸至最末梢。

l 事件调度中心。协同各级部门、网格员及社会组织等,借助地理信息平台、视频资料共享等资源,进行社会治理事件的闭环处理、指挥调度和协同解决。

2.协同办公平台化。建设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满足各部门任务管理、数据传送、指令下达、协同处置、公务填报、考核监督等需求,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互联互通,高效运转,科学管理。 

专栏4 协同办公建设工程

协同办公平台。建设各部门高效协同工作平台,平台提供任务管理、公文流转、通讯录与在线交流、会议助手、重大项目、督查考核、共享云盘、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使部门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便捷的协同工作,落实政府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文件和会议要求,及时报告工作进度、提交并归档工作成果,可直接在线沟通和协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整体提升执政水平。通过各种数据采集通道,为领导决策、部门协同工作提供大数据支撑。

  3.政务服务网络化。基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网通办”。依托“云上鄂尔多斯”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 

  4.便民服务数字化。依托鄂尔多斯统一实名身份认证服务体系及现有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建设完善智慧民生服务平台。积极推广“蒙速办”APP应用,完善公共交通、公共缴费、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健康医疗等综合性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生活服务。 

(四)城乡治理数字化

  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应用,实现城乡“多网融合”。积极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乡治理精细度,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 

  1.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国家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达拉特旗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板、一个平台、一套数据。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保障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实施,不断提升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智慧社区建设。打造“智慧社区”试点。依托现有“智慧社区”建设基础,持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进“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施精细化、主动化、可视化管理。为居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专栏5 智慧社区示范建设工程

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全面推进数据融合、系统融合、技术融合,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对相关信息系统进行统一页面入口、统一身份认证或后端系统升级改造,实现社区层面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全面融合形成智慧社区主题数据库,与旗级其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高效流通。打造智慧社区便民生活圈,加强各类服务渠道整合对接,为居民提供社区周边商圈信息,发布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公告等信息,打通整合社区居民和家政公司供需信息,发展智慧停车应用。到2025年,全旗形成1个智慧社区示范样板,智慧社区大融合平台在镇区实现全覆盖,并向农村社区延伸,基层居民生活便捷度得到极大改善。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光纤覆盖率和传输速度,社区内4G5G和公共WIFI等无线网络按需覆盖。构建以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为核心,开展社区充电桩、车位、电梯控制、温湿度监测和水、电、气、暖智能终端等相关应用的物联网服务。针对镇街道升级街区服务设施,在街区部署智能路标、智能井盖、智能照明、智能浇灌、智能垃圾桶、快递柜等外场智能化设备。为社区配备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办理一体机等自助服务终端,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办理公共服务事宜。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

智慧化应用。依托视频监控、智慧门禁、智能车辆识别系统、人员定位对讲终端和物业管理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实现对社区车辆、人员、事件的全面、精准统计与管理,有效维护社区安全稳定。建设“社区一张图”,通过数据的采集、共享、交换、分析与应用,使软硬件更好结合,实现一图感知社区全貌,建立一个全感知、全智能、生态化的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无缝链接社区服务商和业主,通过线下整合周边资源,线上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消费的各种便利服务。

  3.数字乡村建设。与国家、自治区、市级平台进行数据联动,搭建统一开放的智慧乡村大数据平台,提高乡村领域管理服务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特别加强农药、畜牧业监控管理。深化全旗各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工作,充分运用“线上”监督模式,利用微信小程序、民生监督平台、达拉特旗政府网站等线上工具,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乡村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使基层“微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运行,进一步遏制基层“微腐败”。 

专栏6 “一户一店一品牌”建设工程

“一户一店一品牌”。实现辖区所有农牧民“一户一店一品牌”,深入挖掘辖区内优质农产品,进行品牌战略规划,品牌统筹运营管理。通过统一供应、统一包装、统一入店、统一物流、统一售后等措施建立专有农村特色品牌,在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建立电商服务站,实现产品网络化销售,打破信息不对称、产能不均衡的市场格局,提高农民收入。

  4.公共安全数字化。汇聚全旗视频图像资源,建设完善公共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实现全旗视频图像资源统一管理,分权分责向公安、综治中心、城市管理等单位及场景应用提供视频数据支撑。持续推动“雪亮工程”建设。  

专栏7 公共安全监控扩展建设工程

公共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按照高、中、低全覆盖,点、线、格、圈、面相结合的原则,视频监控逐步覆盖村、小区出入口、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等区域,使各执法业务部门能够实时直观地获取和记录公共复杂场所、重点部位的视频图像信息,掌握社会层面治安动态,提高对重大案(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整体作战能力。利用视频图像智能感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城区主要街道、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全天候、全时段监控,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控体系。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通过报警、视频、联动等多种组合方式,实现信息的高速化,将城市安防从“事后控制”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城市安全度和人民生活舒适度。

  5.智慧交通建设。建设集道路交通监测、决策、控制、服务为一体的智能交通运行监测平台,切实解决交通行为中的痛点、难点,实现可持续稳定运行的路况信息、交通管制、交通组织的可视化。通过与公安部门、城乡综合治理部门联动,共享视频、监控数据,及时掌控道路、矿场、林场、沙漠等地交通状况,开展交通管理大数据研判工作,实现交通事件的主动发现、主动处置和预知预警。开展车联网技术试点,推进车联网信息交互与融合,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专栏8 智慧交通建设工程

智慧交通运行监测平台。基于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视频、数据等信息资源,接入跨部门、跨地区的路网交通相关数据,通过提取处理、数据整合、数据联合分析等,生成路网运行监测的核心指标数据结果,实现对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车辆运行状态等路网运行信息的监测与管理,为交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依据。通过客运售票、车辆GPS等数据的接入和整合,进行高效统计和重点管控。

  6.应急管理智慧化。按照“防灾救灾一体化、应急指挥一体化、应急通信一体化”的综合应急管理理念;在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抗震减灾、森林草原防火等领域,规划设计事前预防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评估总结的全方位应急管理救援大框架,建立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结合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建立反应灵敏、协同联动、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指挥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新格局,突出应急信息全面汇聚、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支撑能力要求。 

专栏9 智慧应急管理建设工程

智慧应急管理平台。规划设计事前预防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评估总结的全方位应急管理救援大框架,依托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智慧应急平台,实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应急值守、预案管理、资源保障、辅助决策、指挥调度、移动通讯接入和异地会商等主要功能,满足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智慧应急管理框架

l  事前预防(事故预警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拟通过对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抗震减灾、森林草原防火等领域的海量数据分析研判,做好对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风险提前预防。

l  事中响应。在不可避免的事故中,通过拟建成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信息系统、物联设备,调取事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信息及事发现场情况信息,确认后经系统对全旗所有的消防队、医院、交警队等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精准定位,同时对救援力量到达事故地点的路径、路况、到达时间等内容进行最优规划,通过科学指挥调度,做到应急救援时的快速出警、快速救援和医疗救护,实现事故救援处置的政、企联动。

l  事后总结。事故处置完毕后,查找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7.市场监管智慧化。组织建设智能指挥体系及可视化系统,实现市场监管“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做好移动终端系统开发,提升内部行政、监管效率和社会公众服务便利度。推进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实现各类监管大数据集中管理,建成大平台支撑、大数据慧治、大系统整合、大服务惠民、大监管共治的市场监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系统,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手段,提升基层智慧化监管水平。开展智慧应用,实现业务一屏总览。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智慧化监管全覆盖。 

专栏10 市场监管智慧化建设工程

智慧市场监管平台。依托现有信息化基础,强化对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支撑,构建统一的大数据支撑平台、应用体系和分析系统,包括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一体化综合协同门户、审评审批平台、行政执法平台、风险评价和监测平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检验检测和质量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平台、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公众服务平台等。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食堂、后厨、食品药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过程、卫生安全进行综合监管,实现食药安全的“源头可控、去向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追”。

经营单位登记上报信息平台(企业侧)。经营单位登记上报信息平台由企业自行注册并上报企业基本信息、食品溯源信息、抽样检验信息及从业人员信息等,主要以APP应用为主,汇聚至餐饮行业大数据监管平台,辅助监管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和决策。

l 餐饮行业综合监管平台(监管侧)。建设餐饮行业综合监管平台,以餐饮企业信息监管的追根溯源管理、日常监督检查为核心的综合应用系统,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决策水平。

l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视频上传,辅助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对监管相对人进行远程的、动态的、非现场监管。支持远程动态监控系统的接入和集成,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网络传输、智能终端等手段,实现“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

l 社会公众在线监督举报平台。通过社会公示,可以就近或者搜索餐饮经营单位,包含位置信息、资质信息、从业人员信息、日常检查记录、消杀记录、后厨视频、原料追溯等信息;通过在线举报随时和监管人员交流互动,实现社会公共监督。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气瓶使用登记管理系统等智慧监管平台的推广应用。推动完善电梯、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扩大系统应用范围和设备覆盖率。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加快建设应急能力提升机制。

  8.疫情防控数字化。应用“大数据+智慧医疗”,建立疫情防控数字化管理平台。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进行疫情防控,树立“智能防治”的新理念,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支撑,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实现重大疫情提前预测、提前布控、精准追踪。 

专栏11 疫情防控网络化建设工程

疫情防控网络化管理平台。依托大数据资源及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数据可视化、疫情信息管理、疫情地图、疫情上报等模块,构建网格化疫情防控体系,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将疫情排查工作落实在基层,地毯式排查;实现疫情数据动态管理,实时更新,便于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各级人员对重点防控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自动生成数据报表,提高工作效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现疫情发展态势实时感知,智能预警,提高各部门面对疫情的应对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支撑。

(五)民生服务数字化

  推进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养老、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升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  

  1.强化智慧教育。依托自治区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并推广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师生提供家校沟通、在线教学、教学管理等服务。以自治区教育信息化试点创建为抓手,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应用。促进全旗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师生多层次教学需求,营造社会、学校、家庭共育共管的良好环境。着重乡村远程教育建设,通过互联网将城乡地区优质教育教学课程资源,以“双师教学”、视频、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输送到农村地区学校及师生个人终端,帮助乡村学校开足开好开齐国家课程。 

专栏12 智慧教育建设工程

智慧教育教学云平台。面向全旗师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包括网络学习空间、安全管理、教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师生信息技术测评、师生评价、信息报送与采集、在线教学,以及大数据分析、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校园、智慧管理、虚拟实验等应用服务。

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对教育资源的采集、智能分析、编目加工、分类存储等全流程管理,提供完善的资源编目及检索服务体系。实现资源的全文检索、在线预览、评价评论及资源推送。

智慧校园综合平台。功能包括智慧校园统一管理、智慧校园教务管理、智慧校园教研科研、远程教育。

l 智慧校园统一管理平台。搭建基础数据中心、认证中心、授权中心、开发者平台、教育大数据精准分析平台。

l 智慧校园教务管理平台。教务信息管理、考试管理、选排课管理系统、调代课系统、智慧巡课系统、电子阅卷系统(实现教师能在电脑或手机端阅卷、质量分析等)、电子班牌建设(将电子班牌布置到班级、功能室、教师办公室等进行班级管理和信息广播)等。

l 智慧校园教研科研平台。包括教研管理、备课管理等,为全旗教学水平提高提供在线研修平台。与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互通,为研修学员推送优质学习资源。

l 远程教育平台。提供在线课堂直播、全角度多方位课堂录播、精品教学资源的点播回放、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实现不同地点老师和学生的实时音视频互动教学,创造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激发课堂活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推进智慧医疗。深入推进全旗卫生信息平台和健康云平台建设,统筹公共卫生、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中医中药、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业务,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生育信息、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信息交互共享与业务协同。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普及旗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和远程会诊,实现在线咨询、在线会诊、康复支持等功能。构建“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多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专栏13 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建设工程

旗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实现全旗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健康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与旗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依托全旗人口库,建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全面取消就诊卡,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实现网上预约挂号、诊间缴费、健康档案调阅、诊疗信息查询、就诊咨询、健康教育知识获取等功能。增强平台的居民健康素养评估学习、健康指标检测等功能。

智慧医院建设。全旗开展智慧医院建设,实现医院预约挂号、药品管理、费用支付、诊间结算等功能,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选取重点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会诊,实现在线咨询、在线会诊、康复支持等功能。

公共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建设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职业卫生、健康体检等平台;建设集行政审批、现场监督、移动执法、行政处罚、投诉举报于一体的公共卫生机构管理系统;提升临床用血标准化管理、区域用血统计、献血服务台、献血者自助登记等信息化水平。

建立旗医疗数据中心。即注册中心、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处理中心、远程会诊管理中心,承载区域内各医疗机构患者日常诊疗活动的归档、存储、交换、分发、管理、监控、即时计算以及共享应用等。通过技术手段集成诊疗数据汇集并标准化,集中统一归档存储,为区域内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支持。

居民健康档案一卡通信息系统。集成各自独立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整合多个系统,为达拉特旗医疗卫生各级别用户提供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查询平台。

远程会诊平台。将患者在医院的历次医疗全过程资料和医学影像进行汇聚;通过平台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远程会诊、病历讨论、多学科会诊、科室/科间会诊、远程教学等日常服务;同时医生可随时在线查询、调阅患者诊疗信息,实时创建讨论群,进行在线同步/异步病情讨论和会诊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持。

双向转诊平台。提供转诊申请、转诊审核、转诊回复、转诊接收和服务跟踪等功能,通过平台为患者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平台可以共享患者在合作医院、上级医院的全部就诊信息,让双向转诊的接收医院医生可以看到患者在转出医院所做的检验检查结果和诊疗报告,查看其历史诊疗信息,转诊同时可查看到被转医院空缺床位数,以便患者转后及时得到病床的安排。

远程影像云诊断中心。基于互联网和医疗数据中心,运用影像统一云计算处理技术建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以旗级医院强大的影像专家资源为主,建立区域性综合影像远程协同诊断服务体系,为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医学影像诊断外包服务、医学影像远程审核服务、疑难患者影像会诊服务等。

居民健康网格化服务监管平台。以达拉特旗三维网格化管理系统为基础,对标准化地址、二三维建筑、单元结构、家庭人口、健康档案等数据进行整合、汇聚和融通,实现各类服务人群的精准分类统计与准确定位;为社区、乡村的家庭医生服务范围划定网格,家庭医生定期提供信息采集、建档服务、随访服务、疫苗登记、通知公告等服务,随时关注居民健康,普及健康知识和相关政策;同时,针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卫健管理部门提供大数据监管考核工具,对基层社区/乡村医生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进行监管、督促、考核、激励、赋能,保证真服务、服务好,经费发放有实据、有实效。

  3.发展智慧养老。统筹政府部门及市场机构的各类养老服务信息资源,实现平台数据与政务、公安、卫健、民政、社保、金融等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构建老年人信息管理、居家养老信息管理、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呼叫中心管理、养老智能设备管理、养老从业人员培训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推进社区养老信息化,构建和谐的智慧养老生态链。 

专栏14 智慧养老服务建设工程

通过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将政府、社会服务机构、老人、子女等紧密联系,结合智能终端设备,打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政府多部门联动,最终构建和谐的智慧养老生态链。

集中发布日常生活服务、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等养老服务项目,引导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产品、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健康养老移动应用服务,满足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支持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管及养老领域志愿活动的管理,为精准补贴提供最真实的检查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最准确的数据支持。

居家智慧养老。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老人运用一系列智能设备(如老人机、腕表、无线传输的健康检测设备)实现与子女、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信息交互。老人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涉及生活帮助、康复护理、紧急救助、日间照料、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娱乐活动、法律援助等“医养”结合的服务项目。

机构智慧养老。系统通过“硬—软—后台”信息的互联互通,智能实现院内老人定位、滞留、离床、呼叫等情况报警,提高养老机构突发状况处置效率,避免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并可通过持续的护理记录、健康检测、消费流水等数据的跟踪分析,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管理决策。

社区智慧养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借助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引入社会服务资源,以完善的运营服务体系和监管机制为支撑,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健康、医疗、安全、心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六)传统产业数字化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经济助力达拉特旗高质量发展。  

  1.农业数字化。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现场部署传感节点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决策、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支撑。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展示、推介、销售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综合利用邮政、供销及便民服务点等场所,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或升级改造已有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提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培训、操作技术支持、产品对接等服务。 

专栏15 农业数字化建设工程

农业生产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建立农牧业生产、农畜产品市场运行及农畜产品加工等信息的采集报送机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农牧业生产环境监控及生产经营数据的采集,将土壤信息感知设备、空气环境监测感知设备、外部气象感知设备、视频信息感知设备的基础数据进行统一存储、处理和挖掘。

智慧农业试点示范。选取重点农区和牧区,利用物联网和智能感知技术,建立包含光照、大气、土壤、温度、降水等实时信息的数据库,根据监测对象选择配备智能化病虫预警监测设备,实现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集中区、重点牧场全覆盖,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模型化预测、可视化预报,提高气象和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对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加工、检测到物流全程信息采集,农产品进入消费市场时,信息自动更新至溯源二维码,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品质标识数据,为农户提供有效的品牌营销工具,为采购商提供可靠的品质把控依据,为监管方提供先进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大数据分析决策。区域范围内的数据全景展示,基于物联网数据采集和生产销售数据积累将农业产业从产到销的全流程数据进行展示,提供全局监控、生产指导、溯源监管、营销分析、灾害预警等服务。

农业电子商务示范。重点探索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追溯体系、评价体系、监测体系建设以及多种电商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电商产销对接和专项促销行动,推动农产品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产品上网销售,促进黄河鲤鱼等区域品牌产品走出去。

  2.工业数字化。积极利用鄂尔多斯市行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采矿业、电力、热力和供应等重点行业提供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分析等平台服务,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关键平台支撑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积极利用鄂尔多斯市工业数字化创新服务平台,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为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信息技术服务。在能源等优势产业领域,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探索建设智慧工厂、智慧矿山。利用大数据来支撑减污降碳、节能增效。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发展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探索光伏发电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对光伏产业链的全要素实现数字化管理,助推光伏产业的发展及光伏产业链的形成,促进光伏产业的提质增效。 

  3.文旅数字化。依托达拉特旗大数据平台,汇聚整合全旗文化展示、文化演出、文化培训、场馆导览、图书阅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共文化资源,提供文化一张图服务,使游客可一站式、便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景区设施数字化,完善景区网络覆盖。共享自治区级和市级旅游平台以及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门票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展示、会员管理、优惠券团购、文旅创新产品销售等功能,优化旅游服务体验。持续创建宣传“响沙湾”等旅游品牌,同时建立乡村旅游新模式。 

专栏16 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工程

智慧旅游系统。构建符合达拉特旗实际的数据应用规划,从旅游产业监管、游客一站式服务、综合营销推广、旅游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构建能满足主管部门产业监测与管理、涉旅企业营销、游客智慧服务需要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标准统一、业务联动、数据共享、资源整合复用、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智慧旅游系统。

l 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全旗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旅游有关领域和各业态企业数据的集中统一采集、存储、处理,以及相互之间信息的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查询,深入开展客群基础特征、区域特征、消费特征等旅游大数据分析,精准制定旅游营销策略,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依托“数字鄂尔多斯”APP平台,开发面向游客的智慧旅游服务界面,整合全域旅游信息资源,积极对接“美团”“去哪儿”“携程”等互联网旅行商渠道,搭建集食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平台,提升游客体验便利化。

l 智慧旅游营销平台:通过互联网+营销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实现与各专业平台、各地区综合服务平台、门户及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和持续对接,发挥宣传推广引流作用。平台全面对接国内主流OTA分销渠道,可实现本地商户入驻、自助运营、信息发布、景区门票、酒店及特色农产品预订与购买,全面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多种付款方式。管理部门实时获取电商平台数据源信息(订单数据、物流数据、会员、商品数据),平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效挖掘达拉特旗旅游营销数据,为市场营销、涉旅企业产品开发与更新、旅游经济效益贡献度测算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l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主要面向游客作为一个全线上的全域旅游总入口,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全面覆盖游客在达拉特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满足和提升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的需求和体验,并通过投诉建议、在线客服等功能,让游客全流程省心、安心、放心。

l 智慧旅游体验平台:着重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象直观的、独特引人的旅游体验中心与互动式应用,通过VR、立体投影、三维动漫、动作跟踪、智能导游等技术实现景区的在线虚拟旅游,使游客不仅观赏到景区的风光,还可以通过虚拟手势操作参与到系统互动的情节中,从而获得宛如实地旅游的体验。

l 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基于地图服务平台搭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对基础数据库现有境内的旅游资源、旅行社、星级酒店、导游人员、乡村旅游等旅游要素进行空间分布展示;接入重点景区视频监控,并在统一的平台进行实时展示;客流量实时监测、车流量监测、旅游大巴监测、导游监测。

智慧景区:在响沙湾等旅游区率先开展智慧景区试点。推动北斗系统在景区电子导览、电子地图等方面应用,对旅游车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为游客推送定位导航服务。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景区监测的应用,覆盖景区停车场、观景点、旅游餐饮、旅游购物场所等。

旅游企业诚信监管平台:基于旅游大数据系统,通过对线上旅游行业用户的评价、销售情况等相关数据的监测,结合线下旅游热线信息,制定旅游行业黑红榜,实现对达拉特旗的旅游行业规范管理、集中管控。


专栏17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整合达拉特旗的文化场馆、文化活动、非遗传承、艺术培训、文化产业等文化资源,为百姓提供文化资讯、展示展览、文化活动、艺术鉴赏、非遗展示、书籍阅读、艺术培训、文化交流等公共文化服务,群众通过手机、PC、线下终端等渠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化信息,参与文化活动,反馈文化需求、意见和建议,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

平台将实时统计和智能分析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人数、人群结构、活动类型和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服务半径等公共文化大数据,并建立网上群众服务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特点,提高政府主管部门的决策能力。

平台支持各类文化主体根据人民群众的在线参与情况,策划和组织个性化文化活动,开发优质文化产品,发起文化活动的众筹、众创,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在线交易,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刺激和引导文化消费快速增长。

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鄂尔多斯市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数字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PC端、移动端进行全媒体推送,为居民提供无所不在的文化服务。

  4.物流数字化。发挥达拉特旗地处呼包鄂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形成物流产业的聚集效应。推进重点物流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及公共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加强物流企业和园区间互联互通,提高园区物流效率。加快构建达拉特旗城乡数字化的配送网络体系,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专栏18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的跨行业互联共享,实现重要物品配送的全程可追踪管理,建立健全智能仓储、冷链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水产品的市场通达能力。

建立科学的物流运作与服务规范和信息交换标准,提高物流业务的服务效率和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建立完善、高效、可靠的物流信息系统,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建设物流业的运作中心,集物流信息采集、在线交易、智能配送、运输过程控制与优化、货物实时跟踪、在线客户服务、资金结算、数据交换和信息发布等主要功能于一体,实现物流运作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和在线客户服务。

建立达拉特旗物流行业的数据中心,可实时反映物流发展状况或特定行业的物流信息,并以各种可视化的图表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平台可集聚政府所有的与物流相关的服务功能,通过网络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5.园区数字化。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指南》,促进达拉特智慧园区智能化物联网设备安装,提升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园区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园区企业智慧化服务平台,提高招商吸引力。以全方位的智慧化应用提升园区整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智慧园区”,全面支撑园区综合管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19 智慧园区建设工程

智慧园区建设工程。依据《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指南》,提升园区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数据中心、公共信息平台、地理信息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工作流协同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园区建设、运维的立体可视化管理。通过公共云或私有云的方式,将园区监督管理、公共服务业务和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布置在云端,降低园区和企业信息化的设备投入和IT运维成本。平台涵盖了政府、园区、企业各方业务,使政府、园区、企业高效协同,实现政府/企业一体化、监控/调度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

1)打造园区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搭建园区内部运营管理平台,建立一体化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实现跨部门业务间的协作,实现园区招商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物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无纸化管理方式。

2)打造园企服务体系:通过丰富和完善对园区企业的服务职能,建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内企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网上办事窗口,结合移动端应用等最新技术手段提升园区资讯及服务渠道的多样性、提升服务能力。

3)建立园区能源体系:对园区内公用设施及企业的高耗能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实现园区能源消耗的可视化、精确化监控;通过能源诊断模型,依托知识库、数据库的搭建,实时分析能耗偏差原因,提供能源优化建议;对园区内能源使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动态调标和监督考核机制,实现能源的有效监管和清洁高效利用,建设绿色、环保、节能的能源智慧园区。

4)建立园区监管体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多部门协作的统一应急指挥和联动平台。随时定位企业,了解企业信息,如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信息和监控视频,危险化学品许可信息,环境在线监测情况等。同时,通过应急指挥平台,迅速了解事故概况,启用应急预案,及时合理的调用事故应急资源,推送同类事故案例,为应急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专栏20 招商管理建设工程

招商管理平台。以“招商工作任务化、任务工作责任化”为理念,建立完整的招商任务管理体系,实现对招商工作全流程、透明可视化管理。对招商工作的政策、动态、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进度等各类信息进行实时的监管,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签约率。

(七)生态环境数字化

  1.强化数字环保。整合环境质量监控、污染源监控等平台,重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土地沙漠化、大气质量的监测与管理。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对环境要素和污染源排放进行全面感知和动态监管。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指挥、环保业务信息综合分析、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生态监测预警系统等智慧应用系统,实现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监管、优化环境决策的目标,满足环境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总量控制、生态规划等需求。 

专栏21 数字环保建设工程

环保大数据平台。接入环境监测网络数据,整合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污染在线监测信息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生态环境恢复系统、机动车尾气管理检测系统等系统数据,实现环境信息全要素、全天候、实时化、精细化在线监控管理和大数据挖掘分析。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手段,构建“测--治”一体化现代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环境监测智能化、环境管理智慧化、环境决策科学化、环境治理长效化、环境服务便民化,形成全旗跨部门环境要素协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环境业务、管理、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

1)一网:一张生态环境监测网,实现水、气、渣、土、声、污染源、辐射、生态环境状况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全覆盖(如黄河、荒漠、高污染高功耗企业等),实时采集和自动传输,全面了解区域的污染源、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状况。

2)一库:一套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环保历史数据、社会公众舆情数据、环境公开数据、各环保业务科室数据、各委办局环境相关数据的统一存储、高效整合、全面共享,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及其他委办局提供环境数据服务。

3)环境智能监控平台: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建成全面覆盖、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覆盖内容包括: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固废信息、土壤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污染企业排污信息、扬尘污染信息、机动车尾气排放、生态环境质量等。

4)环境智慧管理平台:为城乡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满足城乡精细化环境管理需求,主要包括每个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大气环境监测管理、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工业园区监测与预警系统、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管理等内容。

5)环境污染科学防治平台:对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项目编制、跟踪监测、评估评价)进行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和控制,从而计划编制更合理,跟踪管理更有效,分析评价更科学。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行动管理、污染防治计划编制、污染防治计划跟踪、污染防治考核评估等内容。

6)环保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平台打通了公众获取环境数据的通道和公众反映环境诉求的通道,打通了企业与环境管理部门沟通互动的渠道,可形成联动共治的环境监督体系。主要包括环保外网门户、环境信息发布、企业环境信息服务、环境移动互联APP等内容。

7)气象预警平台:应用物联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全域范围内的天气情况,对气象、灾害进行预判预报,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气象预报预警的智能化、精细化。为市政设施养护、应对城乡内涝、便民信息发布等领域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撑。

8)大数据分析与展示:基于大数据存储及分布式计算,对水土保持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服务。利用最新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实现了水土保持、监测数据、项目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和综合分析,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会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环保网格化执法系统。建成全旗环保数字化网格管理系统,从环境监测、监控、监管、监察等多方面工作协同为切入点,开展区域污染源监管。升级基层移动执法队伍及配套装备配置,加强基层执法视频、数据的集中采集回传和建档。

  2.强化智慧水利。整合现有水利信息化成果,建立水资源数据库,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各苏木镇(街道)已有数据资源、汇聚水资源等信息资源,建立完善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和水利分析模型,建设智慧水利信息平台,提高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分析与预警能力,基本形成旗、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业务应用协同、信息资源共享”的现代水利新格局,满足全旗洪水干旱灾害防治及水生态安全的需求。 

专栏22 智慧水利建设工程

智慧水利建设。通过建立一整套计量、计划、指标和科学严格的管理体系,实现防汛、抗灾、水资源、水环境、节水、排水、供水、回水、水土保持等信息的资源共享,对相关信息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并对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应用,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洪水预报、防洪调度、灾情评估、高效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提高水务管理的综合化和智慧化水平。

(八)数字化安全保障

  1.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数据授权使用机制,保障数据全流程安全使用。落实安全策略方针、安全规范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监测和预警通报工作。坚持依法监管,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破坏、滥用数据等行为。  

  2.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落实数据安全管理和应急防控机制,防止信息泄露、损毁、丢失,确保收集、产生的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落实数据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围绕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环节,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

  参照自治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建设模式,在“全旗推进数字城市和大数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深化细化强化数字达拉特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建立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做好顶层设计,提出数字达拉特建设总体工作方案,起草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各部门工作任务清单。相关方案经旗委、政府批准后,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协同推进落实。  

(二)创新资金保障

  统筹使用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争取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设立财政专项引导资金。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电信运营商、软硬件提供商、电子商务和大数据应用服务企业参与数字达拉特建设。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缓解资金投入压力。  

(三)加强人才引进

  完善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交流,多渠道引进各类数字化、信息化领域人才,为达拉特数字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成立跨行业、跨区域数字达拉特专家咨询委员会、数字达拉特产业发展联盟等,引导行业协会学会、中介组织和企业广泛参与,为数字达拉特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强化全旗数字化、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快本地数字化人才培养。构建“学会—高校—企业”联动的人才需求对接和定向培养机制,组织常态化的专项培训,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多层次、多类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专栏23 数字化人才引培服务工程

搭建全旗统一的数字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为达拉特政府和企业数字人才提供信息发布、个性化服务和垂直行业数字人才供需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完成达拉特数字人才需求与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数字人才资源库的无缝衔接。

组织编制数字达拉特人才需求目录。组织编制数字达拉特人才需求目录,明确岗位名称、紧缺指数、预计年薪、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信息,定期更新发布在数字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上。

数字化人才培训工程。通过大数据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对达拉特旗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政府、企事业工作人员进行常态化的专项培训,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实用型大数据人才。

(四)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宣传媒介,积极宣传数字达拉特战略内涵和建设成果,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数字达拉特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网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平台和各类应用场景建设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数字达拉特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团结凝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数字达拉特建设。  

(五)强化监督考核

  健全从审批到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任务执行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调度、跟踪、督促,促进数字达拉特建设任务全面、有序、高效地落实。建立数字达拉特建设运营评价考核机制,将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责任单位和领导班子年度实绩考核。 

相关阅读:《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图解:《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达拉特“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预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