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年1-6月份,达拉特旗光伏产业基地发电时数达到1000小时以上,发电量突破10.1亿度,预计全年发电时数达到1900小时以上,发电达到20亿度。今年,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正在库布其沙漠火热建设中。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总投资813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项目规划建设光伏项目800万千瓦,风电项目400万千瓦,煤电400万千瓦,配置电化学储能800MW/3200MWh,压缩空气储能300MW/1800MWh,新建22座220千伏升压站,预计2025年12月全容量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440亿千瓦时,绿电占比50%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致力于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
二、生态治理迈出“新步伐”
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基地采取“板上发电、板间修复、板下种植、场间养殖”的方式,通过建设外围锁边林、主干道两侧防护林、光伏场区栽植沙障和植树种草(药)、养殖的四级防护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目前,已建成外围防护林3000亩,栽植沙障1.75万亩,套种红枣等经济林木1.2万亩,紫穗槐、红枣等经济作物2.1万亩,种植黄芩和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年内可实现有效治沙5万亩。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有效治沙20万亩,形成绿色生态农业6.8万亩,产值将达到1.36亿元。
三、养殖产业迸发“新活力”
建设存栏2.5万头、总投资1.7亿元的“牧光互补”高端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带动周边约1100户农牧民增收和20万亩青贮牧草种植。其中中畜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园区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存栏奶牛6000头,肉牛1000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合作模式,构建农企利益链接机制,通过“托牛所”、“代孕”等方式扩大牛源,未来5年将培育2--3个高品质肉牛品种及奶牛品种,适合于本土大规模繁育及饲养,并带动农牧民致富。同时,与周边养殖户开展养殖合作,公司提供机械设备、牛棚设施、场地等相关设施,预付养殖费用,合作期内公司向合作社提供8%/年的固定收益。公司将先进的养殖理念与技术进行输出,带动达旗养殖水平的提升。
四、沙漠旅游唱出“特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