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 蒙古文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导航

(人大建议)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关于达拉特旗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20号建议的答复函

来源: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7-23 10:18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高瑞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特色农文旅融合示范村的建议》已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达拉特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乡村振兴有关重要论述,牢固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以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为引领,依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一、规划先行,推动农文旅融合示范发展。将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内容纳入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邀请自治区旅游智库、北京大地风景设计院等机构的资深专家,深入东海心、林原村等村社实地调研,先后编制出台了《达拉特旗旅游发展提升及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总体规划》《全旗乡村旅游规划暨重点村落详细规划》等文件,旗文旅、农牧等部门会同各苏木乡镇,积极推荐申报市级以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截至目前,全旗共建成市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树林召镇和东海心村成功入选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镇”名单,五股地村和东海心村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上榜“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位列第58位。

二、产业赋能,助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将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和引导农户利用自有院落资源,发展庭院种植、养殖、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在东海心村谋划年产500吨黄河鱼预制品深加工仓储物流中心、盐碱地稻渔生态综合种养试验示范基地,建成德农智慧农业3.5万㎡文洛式玻璃智能温室等农业采摘园,有效促进东海心村渔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从单一经营到多元化发展的广阔思路,拓宽了农牧民的收入渠道。同时,积极申报上级专项资金,先后申报获批《树林召田园综合体规划》《树林召镇林原村乡村振兴规划》《达拉特旗林原村宝善堂核心区域详细设计》等编制经费80万元,自治区级旅游扶贫资金10万元,市级“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项目资金100万元等。

三、夯实基础,配套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紧扣旗委“八大构筑”发展目标,全力推动“大旅游”提质增效,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旅游项目设施建设、基础条件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快推进响沙湾、银肯塔拉、赵大姐文化大院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升级改造210国道、G65高速、S24高速和包西铁路、包神铁路等交通主干道,着重解决好乡村旅游中存在的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短板。同时挖掘特色亮点,融入人文、田园等乡土元素,丰富完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一批集“吃、住、行、游、娱、购”为一体的旅游项目,推动达拉特旗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

下一步,我旗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统筹乡村旅游资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农牧业新业态,推进观光农业、乡村民宿、瓜果采摘等都市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规划引领,进一步编制完善《达拉特旗乡村旅游规划暨重点村落详细规划》,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打造休闲采摘、美食品鉴、非遗传承等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完善乡村旅游标识标牌,推进乡村(牧区)旅游星级接待户申报等工作,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