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端

  • 蒙古文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导航

达拉特旗官牛犋南社:“统种共富”风帆劲 乡村振兴阔步行

来源:达拉特旗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10 15:16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近日,记者来到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时,看到老年食堂前的小广场上已有不少村民在锻炼身体,一个个喜笑颜开、精气神十足。

  “现在这生活顺心顺意,我们当然要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好好享受这好生活呀!”听到记者是来了解“统种共富”相关情况的,村民刘明乐呵呵地说。
  “‘党建引领统种共富’这种模式我们官牛犋南社是全旗第一家。”侯家营子村“两委”委员、官牛犋南社社长高勇自豪地介绍,“在2008年之前,我们通过土地整合项目,把小田变成大田。过去我们的村民是单打独斗,适应不了大市场。2008年到2013年,我们把土地流转给企业。当时村民只拿流转费,一个人收入四五千块钱。2013年到2018年之间,我们本社大户去经营我们本社土地。大户的收益当年是二三十万,村民也就是拿个六七千块钱土地流转费。大户和小农户之间的利益产生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想出了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去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分配。这就是现在的‘统种共富’经营模式。”
  经初步测算,官牛犋南社实行“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后,土地亩产量增加10%,亩纯收入增加200元。每亩籽种和化肥节省成本6元,水电费节省成本20元,农药节省成本30元,机械化耕种和收割分别节省成本8元和60元,累计比零散经营每亩节约成本124元。
  对于官牛犋南社实施“党建引领统种共富”模式的独特经验,参与了改革全过程的村党总支副书记石根小最有发言权:“一是项目驱动,为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为了彻底改变‘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现状,官牛犋南社决定2008年至2013年这一期间为过渡期,全社土地按照‘地一半、人一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土地收入一半按亩数分配给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员,剩余另一半按照实有总人数进行平均分配。到2013年,全面解决了土地分配矛盾,人均土地面积实现均衡,为2019年推行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扫清了障碍,为更多更好引进相关项目铺平了道路。二是确权确股不确地,土地确权登记有创新。官牛犋南社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为便于管理,通过‘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将已整合成为集中连片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以每人确股11.3亩,但是不确定地块位置的形式,确权到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员名下。在推行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中,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土地承包权仍归社员,入股不影响集体所有权和社员承包权,社员可以放心把土地经营权以股权的形式流转给合作社。三是有组织有能人有章法,农村合作化道路运转顺畅。2019年4月,官牛犋南社通过党组织领办,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全社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推选出有威望、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5名党员社员组成社管会,负责合作社农忙期间的日常管理运行,工资每年2万元。通过组织参加种植技术和管理培训,切实提高社管会成员及部分社员的经营能力及科学种植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乡贤能人作用,将企业退休的财会人员、管理人员吸收到社管会中,规范合作社经营。合作社每年年初通过召开合作社成员大会,协商确定种植、农资购买等有关事宜,将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有机统筹,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与涉农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种植有机和常规青贮玉米,按照保底价高于市场价,且实际收购价不低于保底价的合作协议,随行就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涉农龙头企业每年为合作社垫资30万~4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减少了银行贷款利息。此外,合作社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雇用当地农机服务队进行耕种、除草等,年底由企业统一收割,实现了耕种和收获各环节全程机械化。”
  通过党建引领,村民们共同参与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那么,自“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实施以来,官牛犋南社农民个人收入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官牛犋南社村民刘二兵告诉记者:“我们以前流转费只能拿到6000块钱。‘统种共富’模式实施以后,2022年拿到18000元,2023年是18500元,2024年是18600元。与没实施‘统种共富’之前相比,收入可以说翻了番,我们这些老年人过得越来越幸福,生活过得越来越美满!”
  “之前,我自己种地的时候,一家人一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参加‘统种共富’以后,我们一个人就能分到1万多元,这还不算外面打工的收入。地里的事情不用操心,合作社都安排好了,我们就等分红就行。一年下来,土地的分红加上外面打工的收入,我能挣十几万元,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村民付来文说。
  “自从2019年办了合作社,实行‘统种共富’后,我们人人都受益。土地集体管理,我们社3000来亩土地只需要6个人经营,其他人用土地‘入股’,年底可以领分红,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都感觉很高兴也很幸福。”村民敖文才感慨道。
  除收入变化外,在推行土地合作化经营模式后,官牛犋南社的社员们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团结合作、共同富裕的集体意识日益增强,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成为社员的共同追求,邻里之间更加和睦,村庄面貌极大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他们还依托本村《村规民约》,进一步完善本社《社规民约》和社务公开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通过土地合作化经营产生了社集体资金,用于本社公共事务发展,解决了群众筹资困难。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了社内事务自己协商解决,社会稳定和谐有序,形成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此外,社党群服务中心、文艺队、舞蹈队等文体阵地、团队相继建成兴起,群众文化生活日臻丰富,思想凝聚力不断加强。
  “‘统种共富’这个模式特别好,非常公平公正。80岁的老人干不了活,也能分到钱,刚出生的小娃娃也能分到钱。以前一家一户因为种地浇水有矛盾,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邻里之间和睦了,大家喜笑颜开。”村民贺二锁对此赞不绝口。
  “接下来,我们计划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将社里原有的400亩大棚进行改造升级,年前已经动工,年后解冻后继续施工,不断提高官牛犋南社村民的收入,让大家共享发展红利。”侯家营子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