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是什么?
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在全国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函(自然资函〔2022〕47号)等文件精神,制定划定的工作方案推进“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工作。
二、“三区”是指哪三类空间?
1、城镇空间: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工矿建设空间以及部分乡级政府驻地的开发建设空间。
2、农业空间: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空间,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农田等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等农村生活用地。
3、生态空间: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荒地、荒漠等。
三、“三线”是指哪三条控制线?
1、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2、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的不得占用、不得开发、需要永久性保护的耕地空间边界。
3、城镇开发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及各类开发区等。
四、 "区"和"线"的区别在哪里?
“三区”突出主导功能划分,“三线”则侧重边界的刚性管控。在空间关系上,“三区”各自包含“三线”。"线"比"区"具有更强的管控刚性,"区"可以作为管控"线"调整幅度的制度设计,可以使"线"有调整的弹性,又使"线"的调整可控有序。
五、三条控制线划定的优先序是什么?
三条控制线要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划定,做到现状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步重叠不冲突。
六、为什么要划定三区三线?
划定三区三线是为了实现国土空间合理规划和利用,正确处理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在三区三线中,区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是协调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
七、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要注意什么?
永久基本农田原则上应在纳入耕地保护目标的可长期利用耕地上划定。
八、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注意什么?
2021年6月已上报国务院的生态保护红线方案总体保持稳定,原则上不再调整,因国家重大项目等确需调整的,要依据已有规则举证说明。
九、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要注意什么?
以2020年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超大城市、人均城镇建设用地远超国家标准的城市、近十年城区常住人口减少的城市,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一般为现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1倍以内,其他城市一般为1.3倍以内,如超过控制线要有足够合理性。
十、为什么说 “三区三线” 划定是资源管控思维?
“三区三线”是自上而下刚性传导、统一管控的核心政策工具,是基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资源管控思维。“三线”是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基础,横向上,规定了各类专项规划的底线,纵向上,通过国土空间规划逐级落实传导,将“三线”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其实施、修改、审批程序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统一管理。
解读单位:达拉特旗自然资源局 解读人:邬茹茹 联系方式:1360477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