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有经营主体情况
截至2025上半年(至6月22日),全旗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发展到42322户,同比增长4.4%。其中,企业11317户,个体工商户2884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59户,同比增速分别为7.5%、3.6%、-1%。
2025年上半年,全旗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41.07户,千人拥有企业数37.72户,千人拥有个体户96.15户。
2025年上半年,全旗共新设经营主体2875户,同比增长15.5%。其中,企业817户,个体工商户197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4户,同比增速分别为17.6%、13.5%、50%。
(三)退出经营主体情况
2025年上半年累计注吊销经营主体1614户,同比减少16.7%;其中注吊销企业290户,个体工商户1257,农民专业合作社67户,分别同比减少16.2%、16.4%、13.9%。从新设注销比情况看,每新设100户对应退出56户,较去年同期(100:78)减少22户,经营主体存活率增加。
(四)民营经济主体情况
截至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主体总量(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达38851户,同比增长4.6%,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1.8%。其中,私营企业10005户,同比增长7.3%;个体工商户28846户,同比增长3.6%。
2025年上半年新设民营经济主体2675户,同比增长13.7%,占新设经营主体的93%。其中,新设私营企业701户,同比增长14.2%;新设个体工商户1974户,同比增长13.5%。
(五)经营主体产业、行业分布情况
从产业分布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实有经营主体4221户,同比增长7.6%,占比10.0%;第二产业实有经营主体4409户,同比增长4.6%,占比10.4%;第三产业实有经营主体33692户,同比增长4.0%,占比79.6%。三次产业结构与去年基本持平。
从行业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除“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教育”外,18个行业大类(不含其他类)均同比保持零增长或正增长。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主体数量同比增速超10%,“金融业”增速达23.6%,位列18个行业之首。从新设退出比情况看,“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每新设100户经营主体退出户数低于40户。
二、企业发展特点
(一)企业总体发展情况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旗企业存量11317户,较2024年上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之比为39:100,与去年相比较,基本持平。
(二)产业、行业发展情况
从产业分布情况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实有企业户数分别为872户、2638户、7807户,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8%、8.4%、7.5%。2025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新设企业41户、186户、590户,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8%、17.0%、22.9%。
从行业发展情况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设数量同比增幅较大,分别为73.3%、57.1%,远超其他行业。从注销情况看“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退出量最多,分别占比34.83%、12.07%、11.03%;“教育”“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企业退出同比增速最快,分别为66.7%、33.3%、30%。
三、个体工商户发展特点
(一)个体工商户总体发展情况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旗个体工商户存量28846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68.16%,新设1974户,占全部新设经营主体的68.66%,注吊销1257户占全部注吊销经营主体的77.88%,存量、新设、注吊销情况与去年相比较,基本持平。
从产业分布情况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实有个体工商户户数分别为1484户、1771户、25591户,其中第二产业同比下降0.6%,第一、第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21.8%、3.0%。2025年上半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新设个体工商户248户、79户、1647户,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4.2%、41.1%、7.5%。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18个行业大类(不含其他类)个体工商户实有量除“采矿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外,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总量占比最大,达到了47%。从新设情况看,个体工商户主要分布行业增势明显,均超过了3%,其中“农、林、牧、渔业”达到了61.8%。
四、农民专业合作总体发展情况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存量2159户,较去年同期减少22户。新设84户,同比增长50%,注吊销67户,同比减少23.9%,僵尸户、空壳户基本退出市场,发展趋于稳定。
上一篇: 达拉特旗“一卡通”架起惠民桥!2025年上半年发放2...
下一篇: 达拉特旗5月收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