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将法治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提高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吉格斯太”。现将吉格斯太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主体责任
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的要求和内容,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平安建设办、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全面部署依法行政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指导、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进一步形成全方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全镇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统筹谋划法治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2024年,共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题会议4次,及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等重点工作,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法治素养
牢固树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全面依法治国政策方针,把学习宪法法律作为提升政府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切实做到学业务与重法律相结合,业务知识与党风廉政、法纪法规知识相结合,树立法治理念,养成法治思维,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2024年,共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学法活动6场次,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举办专题讲座2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专题培训2次,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并坚持以考促学,学用结合,组织全体领导干部、村“两委”法律知识测试2次,形成了领导干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抓好日常普法宣传工作。利用法律宣传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等形式多渠道多业态地开展了法律宣传、法律培训、法律顾问坐诊等系列普法活动,实现普法工作全覆盖。2024年,共组织法律宣传12余次,印发宣传单、学习手册、海报等 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到2000余人。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6次。进一步优化公共法律服务,7个行政村全部配齐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开展法律咨询活动7场次,接受法律问询600余人次。
(四)强化依法执政,依规履职尽责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决策调研评估机制,严格落实规章制度、项目合同等法律顾问审核制度,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邀请专家咨询论证或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严格实行合法合规性审查,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深化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完善党委、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健全动态更新机制。2024年,主动公开政务信息918条。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7个,调解员30名,开展集中培训4次,下一线服务80余次。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出各类社会矛盾纠纷41件,现已化解40件,剩余1件正在全力化解中,化解率达97.6%,群众到旗级以上上访率同比下降45%。持续健全“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压缩“收与办”“办与结”时限,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截至目前,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43单,现已办结130单,办理中10单,申请挂账中3单(全部为国土补耕项目施工方拖欠工资问题),诉求响应率100%、解决率90.9%、满意率均为97.6%。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有待提升,法治观念法治意识仍需增强。二是法治宣传教育仍存在薄弱环节,普法形式有待优化和创新。三是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仍需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整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增强理论武装意识,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必修课,切实做到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以真抓实干为导向,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坚持以上率下,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
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的要求和内容,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三)加强法治宣传,增强依法行政理念
继续加大普法工作力度,利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夯实群众化的法治基础,形成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服务能力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意识和执法能力的培养,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