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文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导航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达拉特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年—2022年)》的通知

来源:达拉特旗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30 11:08 字号: 打印 保存 分享至:

达政发〔2020〕22号

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旗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旗属国有企业: 

《达拉特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年—2022年)》已经旗人民政府审核通过,现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2020年6月9日 

达拉特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2020年—2022年) 

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2020年6月  

目录 

  

 

 

总则

编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鄂尔多斯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本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但是,由于城乡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全局高度明确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内涵丰富、要求明确,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精神,及时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下大力气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先后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鄂尔多斯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17年-2020年)》、《关于做好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编制《达拉特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既是实现我旗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靓丽黄河湾,多彩达拉特的重要途径。 

编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 

(4)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4)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内环办〔2019〕240号); 

(5)《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6)《达拉特旗总体规划(2011-2030年)》; 

(7)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8)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9)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0)GB 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1)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2)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3)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14)GB/T 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15)GB 4284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 

(16)GB/T 2348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 

(17)GB/T 51347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 

(18)HJ 574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19)HJ 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20)《县(市)域城乡污水统筹治理导则(试行)》(建村〔2014〕6号)。 

1.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达拉特旗各苏木镇,全旗辖8个镇(树林召镇、白泥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风水梁镇)、1个苏木(展旦召苏木)。 

本次规划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包括工业废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农家乐、饭店、散养畜禽养殖等废水须经过预处理后,符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水质水量要求后方可纳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1.4《规划》期限

2020年—2022年,规划期限为3年。 

1.5《规划》目标

农区生活污水贯彻“分散处理、分散利用、因地制宜、因村而异”的方针,采用大集中、小集中及分散处理方式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结合乡村建设规划,逐年分期完成治理。为保护黄河流域水质,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达到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农牧区建设,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目标。 

统筹推进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依据农村牧区所处区位、人口规模、人口聚集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排放要求等,结合当地规划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或依托“户改厕”等方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22年,沿河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的苏木镇镇政府所在地建设并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厂,其他农村牧区人口集中村因地制宜建设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厂或依托“户改厕”方式分片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实施稳定运行,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2.   区域概况

2.1     自然气候条件

2.1.1         地理位置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为8188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9°100′—110°45′,北纬40°00′—40°30′。北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区、杭锦旗接壤。地处蒙中经济区,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中国中西部的神华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经济区的地理中心。旗人民政府树林召镇,是包头—西安210国道和包神铁路线上的重镇,是包头通往鄂尔多斯市、陕西、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图2.1-1 达拉特旗地理位置图 

 

2.1.2 地形地貌

达拉特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由1500米降至1000米,呈阶梯状;分为三大自然类区,俗有“五梁、三沙、二份滩”之称。南部属鄂尔多斯台地北端,系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24%,土壤属栗钙土类,矿藏丰富;中部为库布其沙带,占总面积的49%,土壤属沙壤土,宜林宜牧;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占总面积的27%,地势平坦,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构造剥蚀地貌 

达拉特旗南部为侵蚀构造高原丘陵地区,海拔高程1300m—1500m,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发育,植被覆盖度低,岩石裸露程度较高,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贫乏。分布面积2660.4km2。占全旗总面积的32.37%。本区是十大孔兑地表径流的主要来源地。 

(二)堆积地貌

1、库布齐沙漠 

达拉特旗中部为东西狭长的库布齐沙漠带,海拔高程1200—1400m。大部分地形为沙漠和固定、半固定沙丘。沙漠腹地沙丘高大,北部沙丘下部大都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水。沙漠带分布面积1016.55km²,占全旗总面积的12.37%。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区东部及沙漠区与蓿亥图牧业村西部过渡地区,分布而积1093.94km²,占全旗总面积的13.31%。 

2、丘陵与固定、半固定沙丘过渡带 

达拉特旗境内库布齐沙漠地区东部与盐店村、马场壕村交界处有狭长的丘陵与固定、半固定沙丘过渡带,分布面积261.35km²,占全旗总面积为3.18%。 

3、河谷地貌 

此地貌类型沿达拉特旗境内十大孔兑及其支流的沟谷两侧均有分布,海拔高程为900m—1000m。 

(三)剥蚀堆积地貌 

1、冲积平原 

达拉特旗北部为沿黄河分布的冲、洪、淤积平原(以下简称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坡降1/8000—1/10000,总趋势为西高东低。湿地分布范围较大,盐溃化严重。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含水层巨厚,颗粒较细,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平原区海拔高程1000m—1200m,分布面积1554.11km²,占全旗总面积的18.91%。 

2、低缓沙地 

黄河三级阶地在达拉特旗境内西部分布比较广泛,前缘陡坎高出平原30—50m,阶面大部分为丘陵覆盖,黄河一、二级阶地多遭破坏,残存无几。黄河三级阶地的后缘为低缓沙地,由于这一地带接受了来自南部山区的大量碎屑物质,不仅堆积了巨厚的粗颗粒物质,同时也造成了地形上的倾斜状态。此类地形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至达拉特旗境内库布齐沙漠区北缘中间地带,蓿亥图牧业村东部与沙漠带过渡地段也有零星分布。低缓沙地的北部边缘地段为东西向的湿地,即低缓沙地地下水溢出带。海拔高程1000—1200m,分布面积1632.72km²,占全旗总面积的19.87%。 

  

 

图2.1-2 达拉特旗地形地貌图 

2.1.3   气候条件

达拉特旗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热而短促,春季干旱少雨而多风,秋季凉爽。四季温差较大,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为-34.5℃;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为40.2℃。夏季空气再生水汽充沛,热对流旺盛,极易形成冰雹。旗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5.9—6.3℃之间。年平均气温平原区低于丘陵区,东部区低于西部区。由北往南年平均气温由6.1℃增至7.4℃,由东至西由6.1℃增至7.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81.7—301.8mm,由东向西递减,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的71.1%。旗境内蒸发量的分布与降水相反,东部小,西部大。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2600—2161mm,是降水量的9倍多。一年内蒸发量最大值一般出现在5—6月份,月平均蒸发量可达375mm以上。达拉特旗日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3142—3193h,作物生育期4—9月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500—1700h,占全年日照时数的50—60%。多年平均冻土厚度为1.1m,最大冻土深1.71m,土壤冻结一般在10月中下旬,解冻在翌年3—4月初,冻结期150天左右。 

2.1.4  水文水系

达拉特旗境内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的控制与制约。达拉特旗地区处于黄河一级支流十大孔兑所在流域,北部又有黄河经过,境内各河流不论流域大小,各区域均属于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全旗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低缓沙地、冲积平原地下水补给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来源于南部山区的侧向径流补给或与黄河互补,最终排泄给黄河。达拉特旗境内地下水的蒸发消耗也是很明显的,低缓沙地的边缘下游是地下水的溢出带,形成大片的湿地,这类湿地以及黄河南岸平原灌区和盐溃化地带均为地下水蒸发消耗地段。地下水贮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层状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岩溶水四大含水类型。 

(一)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位于达拉特旗境内推测断层北侧至黄河沿岸广大地区,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地层,上部为潜水,下部为承压水。潜水含水层厚度相差较大,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厚;下部承压水含水层厚度54.11—200.37m。该区地下水总的流向为由南向北。主要有以下几种含水层: 

1、冲积湖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为达拉特旗主要含水层之一。岩性为粉细砂、中细砂等。厚度变化较大;德胜泰村、树林召村五座明沙一带厚度大于100m,最厚为119.95m。田家营子村、海子湾村及建设村一带含水层较厚,为50—100m.其它地区小于50m。大部分地区水位埋深在1—5m左右。仅南部库布齐沙漠区及中部白泥井村、生成永村一带水位埋深较深,一般在5—10m范围内,最深为15.67m。 

水量分布总的规律为中部及沿黄河地区水量较丰富,断裂带前缘水量贫乏。榆林子村一带水量丰富,单井涌水量大于lOOOm³/d,最大为2022.08m³/d。这些地区周围等地,单井涌水量为500—1000m³/d。南部断裂带前缘水量贫乏,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³/d,其它地区为100—500m³/d。 

中部、南部地区水化学类型为HOC3-Na及HOC3-Ca•Mg•Na型水,矿化度小于lg/L。德胜泰村、榆林子村、大树湾村等地水化学类型为SO4-Na、SO4•Cl-Na型水,矿化度为1—3g/L。其余大部分地区水化学类型为SO4•Cl•HOC3-Na、HOC3-Cl-Na型水,矿化度为1—3g/L。 

潜水由南向北运动,主要接受降水、灌溉水、及南部地下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为潜水蒸发、地下径流、人工开采。 

2、沟谷冲积洪积潜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于各沟谷平原。含水层为全新统冲洪积层,岩性为砂几含砾砂等,厚度为1—12m,水位埋深大部分地区为1—3m,西柳沟、罕台川、哈什拉川上中游富水性较好,单井涌水量为101—500m³/d,下游及支沟含水层厚度小,单井涌水量小于100m³/d,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为HOC3-Ca•Na•Mg,矿化度小于lg/L。沿沟谷纵坡降大,地下水径流畅通。 

3、冲积湖积空隙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且多自流,广泛分布于库布齐沙漠以北的低缓沙地直至黄河沿岸。岩性由粉细砂、中细砂及含砾砂组成。含水层顶板埋深变化大,含水层厚度大;大部分地区分地区大于100m,最厚达213.7m。南部断裂带前缘埋深小于5m,其它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为自流,最高水位高出地表43.34m。 

承压水由南向北流,昭君镇一带基岩隆起,水位抬高,地下水分为东、西两部分。承压水接受断裂带前缘潜水及南部地下径流补给,排泄为地下径流、人工开采及水位高于潜水位区向潜水含水层排泄等几种途径。 

(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库布齐沙漠广大高原丘陵山区。含水层为白垩纪下统和第三级上新统德碎屑岩底层,以承压水及层间自由水形式出现。由于此类含水层多处于高原丘陵地区,补给源有限、地层透水性差,故水量贫乏。地下水位埋深为0.2—2.0m不等,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大部分小于lg/L。单井涌水量潜水为2—71m³/d,承压水为61—138m³/d。 

(三)层状基岩裂隙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展旦召苏木东南部,含水层为侏罗系和三迭系德层状碎屑岩类,裂隙发育程度较差,水位埋深变化较大,富水性好。含水层厚度在10—40m,透水性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m³/d。

(四)基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由太古界片麻岩、大理岩组成。赋存风化裂隙水,水位埋深不定,水量分布不均匀,本区富水性差、不匀一,水质好,矿化度在1—3g/L。 

 图2.1-3 达拉特旗水文水系图 

2.1.5   土壤植被

达拉特旗的土壤分布除受生物气候条件的控制外,还受地形、母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盐土、风沙土3个土类。自然植被主要有芨芨草、马蔺、寸草、蒌陵菜、芦草、碱草等,覆盖度一般为60—80%。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达拉特旗辖9个苏木镇,即树林召镇、白泥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风水梁镇、展旦召苏木。 

树林召镇辖23个行政村,分别为林原村、平原村、草原村、大树湾村、东海心村、五股地村、靴铺窑村、关碾房村、南伙房村、新民村、田家营子村、二锁圪梁村、白柜村、三顷地村、张铁营子村、耳字壕村、城塔村、什拉台村、哈什拉村、沙坝子村、河洛图村、勾心召村、树林召村。  

白泥井镇辖8个村,分别为白泥井村 、侯家营子村、隆盛城村 、海勒素村、柴登村、道劳窑子村、唐公营子村、七份子村。 

中和西镇辖9个行政村,分别为南伙房村、宝日呼舒村、翻身村、红海村、乌兰计村、万太兴村、官井村、蓿亥图牧业村、南布日嘎斯太村。 

吉格斯太镇辖7个行政村,分别为:大红奎村、张义城窑村、蛇肯点素村、梁家圪堵村、龚吉仁村、沟心召村、柳沟村。  

王爱召镇辖20个行政村,分别为西社村、新和村、新城村、三座茅庵村、德胜泰村、得胜营子村、榆林子村、生成永村、裕太奎村、大淖村、小淖村、东兴村、王爱召村、杨家圪堵村、杨家营子村、黄牛营子村、宋五营子村、南红桥村、三份子村、新民堡村。 

昭君镇辖18个嘎查村,分别为二狗湾村、和胜村、侯家圪堵村、刘大圪堵村、沙壕村、羊场村、沙圪堵村、二罗圪堵村、四村村、巴音嘎查、门肯嘎查、柴登嘎查、吴四圪堵村、查干沟村、高头窑村、赛乌素村、石巴圪图村、白家塔村。  

恩格贝镇辖15个村,分别为蒲圪卜村、新圪旦村、乌兰村、北海村、柳子圪旦村、武大仓村、查干沟村、茶窑沟村、黄木哈日村、哈拉亥图壕村、元宝湾村、牛场梁村、补碌梁村、呼斯图村、耳字沟村。  

风水梁镇辖13个行政村,分别为敖包梁村、刘长沟村、母哈日沟村、石匠窑村、河图梁村、盐店村、新民渠村、大纳林村、三眼井村、王家壕村、公乌素村、马场壕村、乌兰壕村。  

展旦召苏木辖19个行政村,分别为天义昌村、黄木独村、长胜村、建设村、柳林村、道劳哈勒正村、井泉村、沙湾子嘎查、福茂城村、展旦召嘎查、海子湾村、青达门村、塔并召村、枳机塔村、查干沟村、哈达图村、石活子村、赛乌素村、和合成村。 

  

  

图2.2.1-1 达拉特旗行政区划图 

2.2.2   区域人口

根据《达拉特旗2009-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达拉特旗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统计数据,达拉特旗2009-2018年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5.18‰;常住人口平均为33.08万人(如表2.2.2-1、表2.2.2-2)。 

表2.2.2-1 2009-2018年达拉特旗户籍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年份 

户籍人口(万人) 

  

自然增长率

(‰) 

非农 

农业 

合计 

2009年 

6.59 

29.36 

35.95 

3.93 

2010年 

6.65 

29.76 

36.42 

6.70 

2011年 

6.73 

30.14 

36.87 

8.76 

2012年 

6.45 

29.30 

35.76 

-2.85 

2013年 

6.56 

29.68 

36.24 

10.37 

2014年 

6.56 

29.82 

36.37 

7.00 

2015年 

10.76 

25.67 

36.43 

3.50 

2016年 

6.84 

30.09 

36.93 

5.72 

2017年 

6.86 

30.17 

37.03 

5.10 

2018年 

6.86 

30.23 

37.09 

3.58 

表2.2.2-2 2009-2018年达拉特旗常住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 

农村 

合计 

2009年 

\ 

\ 

\ 

2010年 

\ 

\ 

\ 

2011年 

\ 

\ 

\ 

2012年 

\ 

\ 

\ 

2013年 

18.18 

14.79 

32.97 

2014年 

18.59 

14.58 

33.17 

2015年 

18.58 

14.56 

33.14 

2016年 

18.75 

13.52 

32.27 

2017年 

18.91 

14.51 

33.42 

2018年 

19.09 

14.44 

33.53 

备注:\ 表示《公报》中未明确列出。 

2019年全旗常住人口3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3万人,乡村人口14.34万人,城镇化率为57.37%。全年出生人口0.33万人,出生率9.83‰;死亡人口0.22万人,死亡率6.55‰;自然增长率3.28‰。年末户籍人口372061人,比上年末增加1128人。 

2.2.3     产业结构

近年来,在达拉特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同时,从三个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来看,其产业结构稳中向好。其中,达拉特旗作为鄂尔多斯传统上的农业大县,第一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第二产业受经济市场、金融环境等影响,在2012年发展速度达到一定阶段后,占比在近几年出现了回落的态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达拉特旗第三产业出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截至2018年,第三产业占全旗GDP总量的比例超过了40%。 

2018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6.78亿元,同比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68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32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工业增加值155.37亿元,同比增长10.2%,建筑业增加值13.95亿元,同比下降4.6%;第三产业增加值148.78亿元,同比增长4.2%。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8:47.5:41.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0.66万元(折合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如表2.2.3-1)。 

表2.2.3-1 2009-2018年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

总值 

  第一产业

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

增加值 

   工业 

  建筑业 

     小计 

2009年 

280.03 

21.48 

157.50 

12.87 

170.37 

88.17 

2010年 

338.67 

25.02 

195.52 

14.75 

210.27 

103.38 

2011年 

403.56 

26.94 

237.09 

18.71 

255.80 

120.82 

2012年 

451.46 

28.80 

266.31 

21.08 

287.39 

135.27 

2013年 

480.30 

31.20 

274.52 

23.29 

297.81 

151.29 

2014年 

495.02 

32.38 

278.13 

24.07 

302.20 

160.44 

2015年 

471.80 

32.80 

242.41 

24.12 

266.53 

172.47 

2016年 

490.80 

33.30 

246.75 

24.82 

271.57 

185.94 

2017年 

333.84 

36.49 

143.61 

14.02 

157.63 

139.72 

2018年 

356.78 

38.68 

155.37 

13.95 

169.32 

148.78 

初步核算,2019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2.65亿元,按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数据后的同口径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9亿元,同比增长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4%,拉动GDP增长0.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44.49亿元,同比增长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9%,拉动GDP增长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7.47亿元,同比增长1.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7%,拉动GDP增长0.65个百分点。 

全旗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13.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9.7%;非税收入5.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0.3%。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3亿元,同比下降7.8%。全旗新增就业3574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6人。年末全旗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7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比上年增长0.74个百分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全旗累计化解商品房库存22.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511套、16.18万平方米,住宅成交平均单价4487元/平方米,商业用房0.21万平方米。 

(一)第一产业 

2019年全年现价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6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其中,农业产值41.27亿元;林业产值0.79亿元;牧业产值24.19亿元;渔业产值0.7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5亿元。 

全旗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0.53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0.4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6.24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7.73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76.67万吨,同比增长4.4%;油料产量3.73万吨,同比下降5.55%;甜菜产量0.85万吨,同比下降84.71%;蔬菜产量31.62万吨,同比增长3.24%。(如表2.2.3-2) 

表2.2.3-2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2019年 

增长(%) 

粮食 

万吨 

76.67 

4.4 

油料 

万吨 

3.73 

-5.55 

甜菜 

万吨 

0.85 

-84.71 

蔬菜 

万吨 

31.62 

3.24 

绵羊毛产量 

 

2681 

-3.0 

山羊绒产量 

 

325 

-32.01 

全旗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9.603万千瓦,同比增长6%。全旗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52万台,同比增长4.5%;农用排灌机械1.518万台(套),同比增长4 %,其中,节水灌溉类机械1530套,同比增长4%;联合收获机899台,同比增长6%。机械耕地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9%,机械播种面积占比为98%,机械收割面积占比为83%,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 

(二)工业 

根据《公报》统计数据,达拉特旗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较上年减少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3.78亿元,增长39.2%;销售产值217.15亿元,增长2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16.5%。工业产品产销率97%。 

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4.5%、重工业增长40.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增长21.7%,股份制企业增长3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6%,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增长96.2%。分门类看(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1-2-4),采矿业总产值51.8亿元,增长56.96%;制造业总产值128.58亿元,增长3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43.4亿元,增长21.57%。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3958.9万吨,比上年增长63.8%;液化天然气产量5.3万吨,比上年增长2.0%;发电量19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如表2.2.3-3)。 

表2.2.3-3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主要工业产品 

单位 

产量 

同比±% 

原煤 

万吨 

3958.90 

63.80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97.60 

20.00 

PVC 

万吨 

48.90 

-1.20 

精甲醇 

万吨 

183.30 

32.70 

烧碱 

万吨 

36.80 

-1.00 

液化天然气 

万吨 

5.30 

2.00 

氧化铝 

万吨 

38.30 

-9.80 

食品添加剂 

万吨 

3.20 

0.20 

水泥 

万吨 

139.80 

23.40 

饲科 

万吨 

3.60 

-1.9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28.8%;利税总额23.9亿元,同比增长6.2%。亏损企业19户,比上年增加6户。 

年末全旗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19户,比上年末增加2户;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5785㎡,比上年下降7.5%;全年完成产值128944.3万元,同比下降3.4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施工项目24个。本年完成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2%。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7148万元,比上年下降33.1%;商品房销售面积88405㎡,比上年下降2.86%,;商品房销售额36455万元,比上年下降17.65%。 

(三)第三产业 

随着达拉特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达拉特旗旅游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城市服务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占全旗比重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 

2.2.4   基础设施及其他行业

截至2018年末,达拉特旗境内公路总里程3410km,新增129km,全部为等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250km、一级公路146km、二级公路562km。境内铁路总里程396.7km,其中通车里程193km,建成铁路183.7km,在建铁路20km。 

全年公路货运量2010.91万吨,同比增长33.8%;货运周转量280361.15万t·km,同比增长20.8%;公路客运量2129.69万人,同比下降8.2%;客运周转量322925.01万人·km,同比下降12.4%。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757.43万元。全旗共接待游客27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 

2.3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达拉特旗境内无自然保护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个,苏木镇饮用水水源地4个;生态保护红线已划定并完成评估。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在100%。 

(一)地表水 

我旗辖区内共涉及1个国控考核断面,截至目前,流域断面未出现超标现象,保持Ⅲ类标准状态。 

(二)饮用水水源 

我旗辖区内共有1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源地均已划定保护区,设立了标识、界碑、界桩、警示标志等设施,取水井设有井房,取水、供水由专人看管、维护。我局环境监察大队按要求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环境监测站按要求对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每年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一次全指标监测。水源地水质安全、稳定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无超标因子。 

2.4    达拉特旗总体规划概况

依据《达拉特旗总体规划(2011-2030 年)》: 

1、规划年限为 2011 年-2030 年。 

2、规划区范围为:东至王爱召镇以东(哈什拉川),南至响沙湾和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南侧,西至乌兰淖水库以西,北至黄河,规划区面积为2007平方公里。 

3、规划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向北拓展的马兰滩新区,向西扩展的铁西新区、西客站组团和邦成组团,向南扩展的南部产业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70平方公里以内。 

4、达拉特旗2030年预测人口规模分别为65万人。 

3.  污染源分析

3.1   用水及排水体制

(一)用水情况 

沿河各苏木镇镇政府所在地生活饮用水来源于苏木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或水利部门人蓄安全饮水工程。 

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是指农村、牧区(包括建制村、自然村、行政村以及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嘎查、苏木)居民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洗涤、洗浴、厕所卫生间和厨房等生活排水、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农家乐、旅店饭馆和畜禽散养农户等排水,不包括乡镇企业工业废水。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是规模小;成分相对简单,由于雨水和地下水渗入,导致污染物浓度较低,且波动性很大,难以评估其污染负荷;悬浮物浓度较高,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呈弱碱性;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丰水期比枯水期大,早晚比白天大,影响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工艺与污染物去除方案的合理设计,出水水质的准确估计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大部分没有排水管网;其工艺与技术路线要受到农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的制约。 

(二)排水情况 

目前,全旗嘎查村部分农牧户已进行户改厕,农牧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用于灌溉用水;梁外地区分散居民主要以庭院绿化、饲喂牲畜、菜园浇灌施肥等方式利用。农村牧区所有生活污水均未排入地表水体。 

(三)苏木镇改厕实施情况 

2017年至2019年,全旗共实施户改厕11744户;其中,2017年全旗实施户改厕1632户,2018年全旗实施户改厕1700户,2019年全旗实施户改厕8412户。 

2020年全旗仍计划继续推进户改厕项目实施,强化农村牧区生活污水治理。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现状 

截至目前,我旗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4座,分别是恩格贝镇蒲圪卜村污水处理厂、中和西镇南伙房村污水处理厂、白泥井镇移民村污水处理厂和吉格斯太镇梁家圪堵村污水处理厂。 

恩格贝镇蒲圪卜村污水处理厂于2017年建成,2018年投入使用,生活污水收集范围为蒲圪卜村,常住人口2023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污水70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村庄绿化用水,现该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中和西镇南伙房村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建成,并配套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约5公里,生活污水收集范围为中和西镇区及南伙房村,服务人口1200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污水70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村庄绿化用水,现该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白泥井镇移民村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建成,生活污水收集范围涉及白泥井镇移民小区,服务入口1200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污水70吨,小区内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合计3.3公里,移民小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村庄绿化用水,现该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吉格斯太镇梁家圪堵村污水处理厂于2018年建成,生活污水收集范围为梁家圪堵村移民小区,常住人口1000人,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日处理生活污水100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由水车拉运至周边农田用于灌溉用水,现该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3.2  污染负荷量预测

根据现场调研资料,结合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确定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采用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指标法进行预测,参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及《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09),并结合现状用水情况,确定农区居民每人每天的用水定额为60L,按污水产生率为80%计算,人均污水产生量为48L/d。产污系数取COD50g/(人•d),氨氮3.2g/(人•d)。按照产生量80%排放来预测排放量。由此可预测,达拉特旗沿河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的苏木镇镇政府所在地及人口较密集嘎查村预计共排放污水87万吨/年,COD排放量496.4吨/年,氨氮排放量31.75吨/年。 

表3.2-1 污水集中处理排放量预测 

序号 

苏木镇名称 

镇区面积km² 

常住户数(户) 

村庄人口(人) 

污水产生量预测(L/d) 

污水排放量预测(L/d) 

COD年排放量预测(吨) 

氨氮年排放量预测(吨) 

1 

吉格斯太镇 

6 

1500 

4000 

192000 

153600 

73 

4.67 

2 

白泥井镇 

1.89 

1200 

5000 

240000 

19200 

91.25 

5.84 

3 

风水梁镇 

10 

2200 

6000 

288000 

230400 

109.5 

7 

4 

树林召镇(林原村) 

4.1 

220 

6000 

规划 

288000 

230400 

109.5 

7 

5 

展旦召苏木 

0.91 

1200 

4000 

192000 

153600 

73 

4.67 

6 

昭君镇 

1.2 

545 

2200 

105600 

84480 

40.15 

2.57 

8 

合计 

24.1  

6865 

27200 

1305600 

871680 

496.4 

31.75 

4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1  治理方式选择

通过调研分析,本着符合达拉特旗目前农村牧区现状条件、可实施性强、污水处理效果佳、尽可能压缩建设成本的原则,对污水成分、排放条件等进行相关分析,适用于我旗农村牧区的污水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建设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 

达拉特旗沿河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的苏木镇镇政府所在地及人口较密集嘎查村建设投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树林召镇由于镇区人口较少,生活污水处理厂选择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林原村建设。 

(二)户改厕模式 

其他人口较为集中的嘎查村因地制宜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该类嘎查村农户居住相对集中,但由于村庄布局、运输距离等原因无法将污水纳入苏木镇污水管网,同时又不具备管网铺设条件,将依托户改厕形式集中收集农牧民的生活污水,然后通过庭院绿化、饲喂牲畜、菜园浇灌施肥等方式实现就地回用。 

4.2  设施布局选址

在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项生活、服务、交通、通讯、配电、给排水等基本配套设施的前提下,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污水处理厂选址建设在地形平坦,场地自然边坡稳定,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不存在构造断裂等影响建筑物安全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且周围没有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和贮存场所。施工地址应符合全旗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功能区划等要求。实施范围为达拉特旗沿河人口较多,居住较为集中的苏木镇镇政府所在地及人口较密集嘎查村;共涉及6个苏木镇,配套建设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服务嘎查村6865户,27200人。 

4.3   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等规范,结合农村牧区实际设计污水收集系统,配套污水收集管网。 

优先采用顺坡就势等建设成本低、施工速度快的管道布设方式。结合嘎查村规划、地形标高、排水流向,按照接管短、埋深合理、尽可能利用重力自流的原则布置污水管道。对不能利用重力自流排水的地区,根据服务范围和处理设施位置确定提升设施的位置。 

结合《室外排水设计规划》(GB50014)确定管道直径、设计坡度、配置排水检查井等附属水工构筑物。污水管道设计的有关规定:①重力流管渠应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h/D)应满足GB50014-2006要求;②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的最小流速为0.6m/s;③污水压力管道经济流速为0.7m/s-1.5m/s;④污水管道最小管径为100mm,相应的最小坡度为3‰。 

4.4   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

4.4.1   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原则

(一)鼓励优先选择尾水利用的技术手段或途径。厕所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通过堆肥等方式,就地就近用于庭院绿化和农田灌溉等。 

(二)根据村庄自然地理条件、居民分布、污水治理规模、排放标准、经济水平等因素,选择适宜当地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三)尽量采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4.4.2    污水处理设施工艺选择

经过对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分析和工艺的对比分析,结合污水处理设备使用的适宜程度,保证生活污水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要求,本次规划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厂工艺拟选用:A/A/O+MBR膜处理工艺。 

1、厌氧生化工序 

厌氧生化工序及后续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过滤等均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厌氧池是一个全封闭式无氧水池(池内污水中溶解氧在 0.2mg/L以下),池内预设种泥,种泥内部富含聚磷菌及各类厌氧微生物。本次经格栅预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在调节池暂存后,与后续污泥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一起经水泵及污泥回流泵泵入厌氧池内,后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菌体内的磷释放到污水中,该过程称为“厌氧释磷”过程。该阶段由于厌氧微生物活动,会将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以 BOD5表征)分解成各类有机酸、H2O及甲烷,同时微生物自身细胞合成与分裂活动亦将会消耗污水中的部分NH3-N。该阶段厌氧池内污泥部分将随污水流入下一个生化环节,剩余部分则将留在厌氧池内作为种泥,厌氧池内污泥总体上保持 动态平衡。 

2、缺氧生化工序 

缺池是一个全封闭式缺氧水池,内部预设有种泥,种泥内部富含反硝化细菌及各类兼氧型微生物。前述经厌氧生化工序后的污水与后续好氧生化工序的回流污水(污水中带有溶解氧)一起经水泵泵入缺氧池内,后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将混合污水中的NO3-N、NO2-N转化成N2,该过程称为“反硝化”过程,是 A/A/O 工艺中主要的除氮工序。该阶段由于兼氧型微生物活动,会将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以COD、BOD5表征)分解成CO2和H2O,同时微生物自身细胞合成与分裂活动亦将会消耗污水中的部分NH3-N。该阶段缺氧池内污泥部 分将随污水流入下一个生化环节,剩余部分则将留在缺氧池内作为种泥,缺氧池内污泥总体上保持动态平衡。 

3、好氧生化工序 

好氧池是一个敞口式水池(使用曝气机增氧,池内污水中溶解氧在0.5mg/L以上),池内预设有种泥,种泥内富含聚磷菌、硝化细菌及各类好氧微生物。前述经缺氧生化工序后的污水经水泵泵入好氧池内,后好氧池内聚磷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大量的磷摄取至菌体内固化,同时污水中的 NH3-N及其它含氮化合物(除NO3-N、NO2-N外)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大量转化成NO3-N、NO2-N。为了强化好氧生化的处理效果,本次工艺共设置两座串联的好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好氧池)。该阶段由于好氧微生物活动,会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以 COD、BOD5表征)分解成 CO2和H2O。该阶段好氧池内大部分污泥将随污水流入下一个生化环节,剩余部分则将留在好氧池内作为种泥,好氧池内污泥总体上保持动态平衡。 

4、MBR膜处理工序 

MBR又称为浸没式超滤技术,它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废水处理技术,也称膜分离活性污泥法。超滤膜材质为PVDF,孔径0.001-0.1μm,浸没式超滤组件下方安装有曝气管道,在保证水体中有好氧细菌所需的高浓度溶解氧的前提下,对膜表面进行实时清洗,保证了膜通量的稳定性;同时浸没式超滤池中的高浓度污泥经过污泥回流管道回流,进入反硝化池,降低膜池中的污泥浓度。MBR可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使用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大增加,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泥水分离的效果,从而节省了二次沉淀。因此,MBR 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 

  

 

图4.4.2-1 A/A/O+MBR膜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以上工艺特点,本次我旗规划的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选用A/A/O+MBR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依据服务人口数量合理确定,具体见表4.4.2-1: 

表4.4.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规模选用 

序号 

苏木镇名称 

镇区面积(km² 

常住户数(户) 

村庄人口(人) 

污水处理工艺 

设计处理规模(t/d) 

1 

吉格斯太镇 

6 

1500 

4000 

A/A/O+MBR 

200 

2 

白泥井镇 

1.89 

1200 

5000 

A/A/O+MBR 

300 

3 

风水梁镇 

10 

2200 

6000 

A/A/O+MBR 

300 

4 

树林召镇   (林原村) 

4.1 

220 

6000规划 

A/A/O+MBR 

300 

5 

展旦召苏木 

0.91 

1200 

4000 

A/A/O+MBR 

200 

6 

昭君镇 

1.2 

545 

2200 

A/A/O+MBR 

150 

8 

合计 

24.1 

6865 

27200 

  

1450 

4.5 实施出水排放要求

(一)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严格按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执行,确保不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农田灌溉区以及受纳水体水质等造成影响。 

(二)尾水利用要求。优先鼓励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尾水利用满足国家或地方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用于农田、林地、草地等施肥的,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用于农田灌溉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5084规定;用于渔业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11607和GB3097规定;用于景观环境的,相关控制指标应满足GB/T18921规定;用于其他用途时应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应的回用水水质标准。 

建制村、自然村、行政村以及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嘎查、苏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尾水用于林地、草地灌溉时,执行内蒙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DBHJ/001-2020)规定的三级标准。 

4.6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一)配套污水处理厂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泥应合理处置并遵循资源化利用优先的原则。 

(二)户改厕处理 

以户改厕形式将农牧民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的,经化粪罐处理后,定期由吸污车拉运至农田施肥,主要通过农田回用、就地堆肥、定期收运等方式处理。 

4.7   验收移交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也要保证出水水质达标。工程验收后,项目实施及管理部门妥善保管竣工图等相关资料,确保污水处理水质水量、工艺、规模与设计相符,设备材料完整,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5  设施运行管理

5.1  运维管理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建设、运维管理等工作全部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实施单位负责落实专人定期巡视检查,加强维护管理,确保设备稳定达标运行。如发现设备和线路故障、设施运行异常,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2   环境管理

建立农村生活污水监测制度,加强对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一年监测不少于2次。建立和完善管理台账,掌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和运行情况。 

结合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并执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探索建立运维管理评价结果,逐步提高运维效率。 

6  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6.1  工程估算

本次规划的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收集管网等建设估算总投资10957万元;其中工程费用9684.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60.70万元,预备费811.63万元。(具体见表6.1-1) 

表6.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费用估算表 

序号 

苏木镇名称 

镇区面积km² 

常住户数(户) 

村庄人口(人) 

污水处理工艺 

设计处理规模t/d 

配套管网(Km) 

工程资金估算  (万元) 

1 

吉格斯太镇 

6 

1500 

4000 

A/A/O+MBR 

200 

9.03 

1837.3 

2 

白泥井镇 

1.89 

1200 

5000 

A/A/O+MBR 

300 

9.707 

2141.27 

3 

风水梁镇 

10 

2200 

6000 

A/A/O+MBR 

300 

3.516 

902.46 

4 

树林召镇 (林原村) 

4.1 

220 

6000规划 

A/A/O+MBR 

300 

7.545 

1450.72 

5 

展旦召苏木 

0.91 

1200 

4000 

A/A/O+MBR 

200 

14.33 

2120.18 

6 

昭君镇 

1.2 

545 

2200 

A/A/O+MBR 

150 

7.96 

1232.74 

7 

合计 

24.1 

6865 

27200 

  

1450 

52.088 

9684.67 

6.2  资金筹措措施

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建立政府财政投入、专项债券、银行贷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积极争取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提高对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保障水平。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采取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维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农牧户付费、村集体承担、财政补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社会帮扶、捐资捐赠支持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 

7 效益分析

7.1   环境效益

通过实施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可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苏木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使农村牧区处在卫生、清洁的环境之中发挥其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达拉特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通过加强苏木镇配套设施建设,排污、排水系统全部配套,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周边、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作用。 

7.2  经济效益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以发展当地经济为中心,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苏木镇基础设施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消费,增加就业机会,为达拉特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通过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实施,培育经济的新增长点,优化经济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促进苏木镇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苏木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项目建成后,能够发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功能,苏木镇镇政府所在村对周边嘎查村的中心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说,经过基础设施建设,达拉特旗的苏木镇建设不仅在外部形象上,而且在内部气质上都正在脱离农村现实,正在充当城镇化的主力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先锋。 

7.3   社会效益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系农牧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农村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相对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农村发展依然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不配套,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亟待解决。因此,必须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美丽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加以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领导、加快实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事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的城乡差距,除了体现在收入之外,更明显的是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二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农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最起码的就是要做到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家园。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多方面涉农项目和资金、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好,让农村居民享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宜居宜业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和推动人口均衡合理分布,有利于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带动农民精神面貌的提升。四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近年来,各地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逐步改善,但目前大部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仍然较差,与农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要把满足农民群众的紧迫需要、热切期盼作为“三农”工作特别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抓出一批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建设成果。 

8  保障措施

8.1   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一环,旗委、政府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各部门成立领导小组,以便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在组内明确各部门职责所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小组的领导下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扎实有序的完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8.2   做好资金和技术保障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牧民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拓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来源,全力保障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所需资金,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扶持欠发达地区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下级财政要结合自身财政状况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同时上级财政在现有基础上设立更多的专项资金和奖补资金,鼓励下级政府加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形成良性循环。 

8.3  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及时办理各种建设手续,包括项目概算、建设用地、规划报批、图纸审查、开工报告等,各项手续齐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以及外部协调等工作进行科学管理,质量上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安全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条例,保证项目工程目标实现。 

8.4   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组织领导机制,强化激励监督机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治污主体责任,狠抓任务落实,强化责任考核;建立上下游联合治污、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构建多元共治、齐抓共管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增加地区“造血”功能,将被动、消极、保护性的资源转变成主动、积极产出、持续优化的生态资本,使保护本身产生效益。在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专项管理制度,重点建设与完善长效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的同时,也要保证项目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 

8.5   广泛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梳理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调动农村居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村集体和农牧户在其能力范围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改善建言献策。对于工作成绩出色的组织集体,将其树立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模范村并加以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出“政府带头,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1总则....................................... - 6 - 

1.1编制背景.............................. - 6 - 

1.2编制依据.............................. - 7 - 

1.3《规划》范围........................... - 9 - 

1.4《规划》期限........................... - 9 - 

1.5《规划》目标........................... - 9 - 

2区域概况.................................. - 10 - 

2.1自然气候条件......................... - 10 - 

2.1.1地理位置......................... - 10 - 

2.1.2地形地貌......................... - 11 - 

2.1.3气候条件......................... - 14 - 

2.1.4水文水系......................... - 15 - 

2.1.5土壤植被......................... - 19 - 

2.2社会经济状况......................... - 19 - 

2.2.1行政区划......................... - 19 - 

2.2.2区域人口......................... - 21 - 

2.2.3产业结构......................... - 23 - 

2.2.4基础设施及其他行业............... - 28 - 

2.3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29 - 

2.4达拉特旗总体规划概况................. - 30 - 

3污染源分析................................ - 30 - 

3.1用水及排水体制....................... - 30 - 

3.2污染负荷量预测....................... - 33 - 

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34 - 

4.1治理方式选择......................... - 34 - 

4.2设施布局选址......................... - 35 - 

4.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 35 - 

4.4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 - 36 - 

4.4.1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原则......... - 36 - 

4.4.2污水处理设施工艺选择............. - 36 - 

4.5实施出水排放要求..................... - 41 - 

4.6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 41 - 

4.7验收移交............................. - 42 - 

5设施运行管理.............................. - 42 - 

5.1运维管理............................. - 42 - 

5.2环境管理............................. - 42 - 

6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 43 - 

6.1工程估算............................. - 43 - 

6.2资金筹措措施......................... - 43 - 

7效益分析.................................. - 44 - 

7.1环境效益............................. - 44 - 

7.2经济效益............................. - 44 - 

7.3社会效益............................. - 45 - 

8保障措施.................................. - 46 - 

8.1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 - 46 - 

8.2做好资金和技术保障................... - 47 - 

8.3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 47 - 

8.4建立长效机制......................... - 48 - 

8.5广泛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 48 -